编辑: yyy888555 2016-06-02

出版'

是人类文明传承 和传播的路径和工具. 作者开宗明 义, 指出出版史与人类文明史之间存 在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一方面, 因为 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是系统成熟的 文字符号的产生, 而将文字符号通过 出版技术与出版载体相结合就会产 生出版活动、 取得出版成就.因此, 人类不存在没有出版的文明形态. 另一方面, 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成果也 是通过出版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 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部出版史就 是一部人类文明史.通读全书, 最让 我感佩的, 是作者所持有的视野高 度.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 雷 , 正如有论者所言: 这样的论述提 升了本书的立意.细细想来, 所言非 虚.出版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 生产力的发展而演进.人类出版载 体属性与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有着 难以割舍的正相关性.人类的出版 活动贯穿着人类发展的始终, 出版 成果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结晶, 同时又传薪播火, 承前启后, 指引着 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抱着 出版史即是文明史 的心态重新审 视编辑出版学科, 乃至整个人类社 会, 既让我产生了一种身为编辑出 版求学者的自豪感, 又使我产生了对 于这门学科的敬畏与倾慕. 作为一部贯通中外出版史的著 作, 作者在书中展现了其广博的全 球化思维.他并没有简单地将 中 与 外 分开论述, 也没有因其中国 学者的身份而产生研究上的偏倚, 而是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和海纳百川 的胸襟, 站在人类文明史和出版演 进史的高度, 追溯中外出版文明的 共通性和特殊性, 描绘了一幅贯通 古今、 融汇中外的 两结合 出版史 画卷. 凡是涉及有关 史 的研究, 往 往都面临着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料, 细枝末节的零碎知识.如果研究者 不能在该领域有深刻独到的认识和 长期的钻研耕耘, 则很难大浪淘金, 化繁为简, 形成宏观的审视思路和 清晰的研究脉络.而作者显然对此 举重若轻.在该书中, 他开启了全 新的研究视角, 以出版载体为纲, 将 人类出版史凝练为 硬质出版 软 质出版 虚拟出版 三大阶段, 并以 此作为此书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不 仅完全契合了出版业生产力的发展 趋势, 更理清了看似纷乱无序的中外 出版规律性发展史. 从大处着眼, 于小处着手.作 者在搭建起全书宏观性的理论框架 后, 又创造性地将出版具体的研究 对象确立为 出版载体 出版符号 出版技术 出版活动及成就 的 四维度 .这样的划分承接了出版 史 三段论 所代表的出版业生产力 发展方向, 又符合出版业生产力发 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作者的 三 段论 是此书的骨架, 那么 四维度 则是此书的血脉与肌肤.如此一 来, 《中外出版史》 就有血有肉地鲜 活灵动, 丰腴饱满地呼之欲出. 纵观全书, 作者删繁就简地总 结出出版史的 一体论 两结合 三段论 四维度 , 同时, 以全球视 野和文明史观去审视整个人类出版 的发展历程, 字里行间充溢着他对 人类出版和人类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