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5-02-28

2 . 候车亭设计最大人流密度不宜大于1.3人/m

2 . 6.3 人行通道人流密度 人行通道设计最大密度不宜大于1.4人/m

2 . 6.4 上下客区 6.4.1 公交枢纽站、中心站、首末站,上客区与下客区宜分离设置. 6.4.2 上下客区之间应设置连续的人行通道. 6.4.3 上下客区应与场站内外步行设施连续设置. 6.4.4 下客区宜设置在场站车辆入口附近. DB11/T 715―2010

3 6.4.5 上下客区与车行道应安全隔离. 6.5 站台 6.5.1 场站应根据场地限制条件、客流需求、运营要求、换乘设置等条件选择合理的站台基本型式及 其组合型式,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基本站台型式进行组合设计.站台基本型式及组合型式参见附录 B. 6.5.2 直列式站台配置的公交线路较多时,宜设置超车通道. 6.5.3 公交车在港湾式站台停靠时,停车泊位的设置应保证公交车辆停在港湾内部,不影响其他通过 车流的正常交通. 6.5.4 公交车辆进入锯齿式站台时,停车泊位的设置应使泊位内的公交车辆不影响道路交通. 6.5.5 锯齿式站台可根据场地条件、公交线路数及公交客流量等选择不同的组合型式.锯齿式站台设 计尺寸参见附录 B. 6.5.6 通道式站台适用于公交乘客流量和公交车辆发车频率大,且场地面积较充裕的情况.通道式站 台的设置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择与站内车行道垂直或成一定夹角设置. 6.6 候车厅及候车亭 6.6.1 候车厅和候车亭应设置乘客换乘引导标识. 6.6.2 候车厅和候车亭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应根据城市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宜实用、美观. 6.6.3 候车亭设计应符合 DB11/T 650―2009 第5.1 条的要求. 6.7 人行出入口 6.7.1 人行出入口应与车行出入口分离设置. 6.7.2 人行出入口宽度宜与步行交通设施宽度相适应. 6.8 楼梯、电动扶梯及电梯 6.8.1 楼梯、电动扶梯及电梯设计应符合 GB

50352 的规定. 6.8.2 在电动扶梯处应预留排队空间.排队区域长度不应小于 3m. 6.9 换乘设施 6.9.1 中心站、首末站应设置候车区域,满足乘客换乘需要. 6.9.2 公交枢纽站、中心站和首末站应在站内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中途站宜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 6.9.3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公共汽电车站点应设置换乘轨道交通的标志、标线、信息牌. 6.10 便民服务设施 6.10.1 公共汽电车场站应根据场地条件设置公共信息栏、座椅、垃圾容器、照明设施等等便民服务设 施. 6.10.2 便民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按高峰小时聚集人数计算,每千人 5m

2 ~10m

2 . 6.10.3 枢纽站、中心站和首末站应设置公共卫生间. 6.11 无障碍服务设施 6.11.1 场站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实现无障碍通行.无障碍设施设计应符合 JGJ

50 的规定. 6.11.2 站台宜为使用轮椅的乘客设置候车位和无障碍的连续通道.单个轮椅候车位面积为 2m

2 (1.4m *1.4m). DB11/T 715―2010

4 7 车辆相关设计要求 7.1 设计车辆 7.1.1 公共汽电车标准车长度取 12m. 7.1.2 公共汽电车最小转弯半径取 12m. 7.2 到发车位 7.2.1 在到发车位区域,车辆间应设置安全距离 3m.到发车位长度等于车长与安全距离之和. 7.2.2 到发车位宽度宜为 3.5m. 7.2.3 到发车位设置数量参见表 1. 表1 到发车位数量 在车站服务的平均时间 高峰小时到发车流量(辆/h) 10s 20s 30s 40s 60s

15 1

1 1

1 1

30 1

1 1

1 2

45 1

1 2

2 2

60 1

1 2

2 3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