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3-02-10

1986 年从职业高中毕业后, 符志祥回到余姚泗门镇, 成为一家 乡镇企业的工人, 开始从事机械加 工工作, 也开始进入小镇安逸的氛 围.为了学习新知识点, 他几乎把 镇上所能搜罗的基本技术书籍都 翻了个遍.

1997 年的冬天, 符志祥整整 一个月奔驰在泗门镇与余姚 县城 之间.为了学习当时兴起的 CAD 制图技术, 他报了当地工人 文化宫举办的培训班, 每天下班 骑着摩托钻入漆黑的夜色, 等学 完当晚的课程回到家, 往往是午 夜时分. 有人说, 培训课又不是很重 要, 你干吗大老远的晚上去上课, 何必呢?而他却说: 为了能学到 更多的知识, 这么点路算什么. 显然, 在符志祥眼中, 不断学 习是一件分量很重的事情.正如 常挂在口上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 , 他总是在业余时间里默默地发力, 从未停止脚步:

1999 年2月, 报名 培训班学习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Solid Works 的基本操作, 后来 又考取了电焊工中级资格证书、 ISO9001:

2000 质量体系内部审 核员培训合格证书、 电工上岗证 等,

2005 年9月考取机械助理工 程师职称,

2008 年5月考取了机 械工程师职称. 一本技术书籍、 一门技术培训 班、 一个资格认证……在每一个重 要的节点上, 符志祥都在对抗惰性, 选择费时费力地挑战自我, 想尽一 切去学习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也因 此造就了他扎实的技术功底. 跳出经验惯性, 实现创新突破

2008 年, 符志祥进入宁波长 振铜业有限公司.虽然没有跳出 泗门这个地域范围, 但他获得了一 个更高的发展平台. 符志祥进入了公司的机修组, 负责工厂设备的维修、 保养.当年, 公司扩大生产规模, 而承担这 个任务的机修组也逐渐升格为设 备工程部.在引进设备、 技术提升 的过程中, 设备工程部需要解决生 产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而很多都是 全新的挑战. 为了实现绿色生产, 符志祥带 领团队为公司的铜炉设计烟气收 集装置.经过几番论证, 最后借鉴 水泥厂的设备方案进行研制, 但实 际运行没几天, 装置的效能就突然 下降了.拆开机器后, 符志祥仔细 检查, 认为是烟气温度比水泥厂的 高出几百摄氏度, 从而导致滤带熔 化.但这并没有难倒符志祥, 他为 装置增设了烟气冷却工艺, 将上千 摄氏度的烟气冷却到

100 摄氏度 以下, 问题迎刃而解, 一个较为成 熟的铜炉烟气收集方案随之问世. 符志祥从来不把 不可能 做 不到 挂嘴边, 而总是 试一试 想 办法 .几年来, 他自行设计和参 与了公司30多个科技攻关和设计 发明项目, 如三体水平连铸炉、 罩 式复合型退火炉、 脱锡炉等, 均带 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企业增效 节支

400 余万元.在历届市级金 点子奖中始终有着他的名字, 他是 长振公司有名的 金点子 大王;

在 公司每年的创新表彰大会上, 他的 创新项目总是名列前茅, 自行设计 发明的1250吨挤压冷床又荣获创 新一等奖, 为公司增效

100 多万 元, 使公司在各种不利环境因素下 得以平稳发展, 并持续保持着良好 的发展势头. 他连续多年荣获公司 优秀中 层干部 称号;

并荣获余姚市第

一、

二、 三届职工合理化建议 金点子 奖, 宁波市首席工人、 宁波市知识 型职工标兵等殊荣,

2018 年被命 名为 浙江工匠 . 跳出职责约束性, 提升整体战力 符志祥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模 范工人, 有一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