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8-02-12

利用水泥窑处置危险废物无底渣,成本低,符合废物处置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我市将继续推行该工艺,对现有设施进一步改造,提高处置技术水平,强化污染防治措施,扩大处置能力,使其焚烧能力在2010年扩大到1.7万吨/年. 其他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 根据危险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原则,应充分合理利用危险废物,我市可利用的危险废物种类多,布局分散,利用工艺多样,因此,除规划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部分综合利用设施外,还应在全市建设部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利用能力应达到6.9万吨/年.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单位的数量不宜过多,同一种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能力不超过该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的20%,综合利用设施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在充分保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 2.企业内部处理处置设施 根据北京市危险废物产生量调查和预测,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1万吨/年的企业有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东方化工厂和北京化工四厂,上述企业均具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按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对设施进一步完善,能力不足的,应提高处理处置能力,实现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

(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应采用多种投资模式,鉴于各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属于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金的前提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给予财政支持.处置设施建成后,均采用市场化模式运营.

二、放射废物贮存设施建设规划

(一)放射性废物产生量预测 预计至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运行和设施退役将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约600m3,放射性液体废物4800m3.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预计每年产3.0m3放射性固体废物,每年产生60m3放射性液体废物. 北京市其它涉源单位共438家,每年共产生放射性废物25C30m3,产生的废放射源在300枚以上.

(二)放射性废物贮存设施建设规划 根据《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产生的城市放射性废物应进入北京市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进行暂存,长寿命、高放废物最终送往国家放射性废物处置场.位于北京地区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核设施所产生的废物要求其单独建库,单独贮存,故不进入北京市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进库的主要是低放射性水平的废物. 为妥善、有效地管理与处置北京市城市放射性固体废物,根据《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北京市应建设一座放射性废物库,废物库设计有效容积应在1000m3以上,废源库有效容积为800m3,并留有扩建场地.废物库设计运行(使用)期为30年,安全贮存期为100年,设计应考虑废物、废源回取和转运可能. 设施场址应适当离开城市,与居民集中区隔离、防护的距离不小于300米,与露天水源的距离不小于500米,离供水干线不小于50米,以及不会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应符合布局合理、安全可靠、运输方便、施工容易和满足环保要求.

(三)放射性废物库的投资、运营模式 放射性废物库因其安全的敏感性及管理责任的重要性,建设和运营维护投资应完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由国有企、事业单位运营、管理,少量收费,上缴国库.环保部门对废源收贮实施全过程监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