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2016-10-21

1、例4.依据:与原例题相比,新例题范例典型、表述简捷,更有利于基层师生领会和理解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查要求 的能力要求. 2010年考试说明的修改

四、 题型示例 的修订说明改动:原25道例题,替换了其中7题.依据:例题1超越《历史课标》,且有偏、难之弊;

例题

4、例题

8、例题

10、例题19是较早的高考题,命题技术与思想滞后;

例题18材料阅读量过大,高考实测效果差;

例题25超越《历史课标》,且存在科学规范问题.新选题原则:2009年我省及各地高考好题――有创意的创新题. 2010年考试说明的修改

五、 参考试卷 的修订说明改动:替换选择题第15题、第17题、第

19、第22和第23题.替换了非选择题第38题;

依据:1.原非选择题第38题命制时间较早,考查范围狭窄,形式单一,已落伍于新课程背景下命题改革的形势要求.本次用2009年福建卷第38题替换之.2.被替换的第38题权重为历史试题总分的37%,从 知识与能力双项细目 上从知识分布、能力要求、相关难度、题型类型等进行全面调整. 第二部分《考试说明》 与《课程标准》 与新课程高考改革趋势

一、《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的区别与统一: 1.在 考试内容 编排方面改变了 课程标准 的结构: 第一层次:按通史体系排序 古代: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罗马 近代:近代世界 近代中国 现代:现代世界 现代中国第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主题专题排列 《考试说明》在 考试内容 方面与 课程标准 的区别: 2.细化(具体化)了 课标 的内容:增加了三级子目 如:《课标》中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细化(具体化)为: 中朝 刺史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又如: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细化(具体化)为: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3.删减了部分内容: 如选修部分删减了(1/3):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西方专制理论、斯宾诺莎 天赋人权 思想、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英国《权利法案》、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宪章运动、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亚里士多德、克伦威尔、凯末尔、李时珍、詹天佑

二、近两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的几个特点 1. 重视对历史基本史实、基本现象、基本概念的把握与理解.不是简单的再认、再现,而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景加以运用.约占39%2. 重视考查运用历史学科的原始材料(包括图、表、文字、遗物等材料)观察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近两年不仅综合题都是材料题,而且选择题中出现大量的原始材料. 3.重视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考查.4.重视考查考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或者考题以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出现,在考察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 5. 三大史学流派(三种新史观)对考试命题的影响( 1)以 文明史 为思路 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纵向 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文明 史观 政治文明:人类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里的文明.从专制到民主.横向 经济文明:人类社会在经济生活领域里的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里的演进.从愚昧到科学化、理性化.在高考复习中,应该按照文明史观来确定重点,并运用文明史观来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