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2019-07-04

将花来比什刹海, 就像六瓣鸢尾, 花开有声;

将酒来比什刹海, 更像是久陈的绍兴 黄, 越品越有隽永的意味;

将菜来比什刹海, 只好 说是一道菰菜、 莼羹、 鲈鱼脍, 可以唤回无数个张 翰逃离浮沉宦海. 朱自清说什刹海的绿色 脱不了鹅黄的底 子, 似乎太淡了 , 不及梅雨潭的绿色好看.其实 北国的色彩本就淡然,是那种最浅淡的水彩画. 如果什刹海的美有十分, 那么岸边的垂柳就要占 上八分, 那丝绦的颜色是淡的, 任你是改朝换代 也罢, 是沧海桑田也好, 它都自有那一份水波不 兴、 千古不易的简静. 漫步其间, 你不由得不相信 这个天下是可以无为而治的, 就是为了那虽然经 历四季荣枯, 但却依然让人百看不厌、 爱煞一生 一世的杨柳依依. 什刹海的东端靠近鼓楼和钟楼, 暮鼓晨钟是 北京最古老的报时器, 皇朝帝都的气派与雍容依 稀在望, 并且时时需要人们的仰视, 走到此地, 自 己恍若又回到了那个钟鸣鼎食、万邦来仪的时 代. 这历史的厚重, 仿佛地面已经承受不起, 要由 这一池湖水来承载.一切的一切, 都是那样的古 旧, 也是那样的簇新…… 最好是偷得半日闲,选一个夕阳西下的时 间, 从什刹海看鼓楼与钟楼, 你会发现它们好像 两位静默端庄的前朝遗老―― ―在现代建筑的侵 蚀中依然葆有着一种无与伦比、 睥睨一切的 范儿 ―― ―向人们娓娓道来前朝细事,即使无人倾 听, 也可以有眼前这弯浅水作为见证. 刘邦在当上汉高帝之后, 来了一次衣锦还乡 的壮游, 临走时对沛县的乡亲父老说: 游子悲故 乡, 吾虽都关中, 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唐朝 人写了四万多首诗, 大多数是在浅吟低唱自己的 乡愁.故乡是人心头上那个最软的地方, 从开国 之君到匹夫匹妇莫不如此. 此时我住在北京, 哪里会有什么乡愁?等到 日后时过境迁, 难保不离开这地方, 可能有一天 就真的会有乡愁了, 走笔到此, 思绪总是忍不住 地放肆, 心想就算哪天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地 球上距离北京最远的都会) 安家置业, 总还会在 有生之年回到北京来逛什刹海. 秋季的婺源是绚丽多彩的, 映入眼帘的是粉 墙黛瓦的村落被青山和绿水所环绕, 还有古意盎 然的石径和廊桥,像是一幅水墨丹青的风景画. 远村秋色如画 ,婺源四季中最美的当属秋季. 如果把婺源的春天比作一名花季的少女,那么, 婺源的秋天更像一个成熟的少妇, 用绚丽多彩的 画卷展示着她的丰满和充盈. 穿过田野, 跨过小溪, 爬上山冈, 看那浓浓的 秋意: 层叠梯田里的稻谷黄了;

树林里的枫树、 乌 桕树红了;

蓊绿青翠的茶园, 就仿佛掉进一个给 秋天染色的颜料桶, 漫山遍野, 色彩纷呈. 这斑谰 的色彩镶嵌在其中的黑白相间的古民居, 更会让 你感到眼前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画板. 婺源山区多古枫.村四周层峦叠嶂, 徜徉于 村郭之中, 但见一片片红叶林映入眼帘, 倒影中 绿树、 红叶、 黄叶交相辉映. 满山遍野是红色的枫 树, 村后绵延数里的上百棵枫树红艳似火, 远观 以为它是一片片花瓣, 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三角 形的树叶. 极目远眺, 远山近坡, 满山红叶竞相争 艳, 似红霞缭绕, 情趣盎然, 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交 相辉映, 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万叶 飘丹, 猩红满地, 身临其境的你也许会有许多感 慨.而且每棵红枫有三四十米高, 高度远远超过 了民居, 看上去美丽而壮观, 把黑瓦白墙的村落 照得更清晰. 深秋, 枫树开始变红, 就会有人从凌 晨拍到黄昏, 他们说, 清晨雾气或炊烟中的火红 枫树美得觉得自己像在做梦. 画家吴冠中说: 丹 青施尽未够红 不是夸张;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