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7-05-27

2. 产业 链环节优秀的运营者、资源卡位者、以及集团化运营的行业整合者.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风险;

终端消费低迷,恐致品牌服饰公司 销售情况低于预期;

棉价异动致纺织企业盈利承压风险. (15%) (10%) (4%) 1% 7% 13% 7/14/16 8/11/16 9/7/16 10/12/16 11/7/16 12/1/16 1/4/17 2/6/17 3/2/17 3/28/17 4/25/17 5/22/17 6/19/17 纺织服装 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行业深度研究 内容目录 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大会解析

3 - 资本市场在化妆品行业风云涌动的十年

3 - 本土品牌逐渐成型,产业有望日趋精进

5 - 公司跟踪.6 - 投资策略.10 - 时尚前沿.10 - 风险提示.11 - 附录:

图表

12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行业深度研究 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大会解析 ? 引言:本周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在第一个十年的有意义而关 键性时刻,大会集聚了资本市场和国内外产业内的众多大咖.回顾国内 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十年,一方面资本市场风云涌动,热闹非凡,似乎这 一态势在未来十年也难以停歇,其中中国企业全球化成为重要主题.另 一方面,产业内本土品牌也在此过程中快速崛起,诞生了

4 家20 亿以 上规模的本土品牌.无论是传统龙头品牌、还是本土新兴品牌、亦或是 实现爆发成长的 CS 渠道品牌和电商渠道,分享了十年发展所得,以及 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资本市场在化妆品行业风云涌动的十年 ? 本次论坛发布 《中国化妆品行业资本十年白皮书》 , 十年间行业内共发生 了394 笔资本时间, 其中私募融资

265 起、 占比 67%, 收购案例

73 起、 占18%;

新三板挂牌

40 起、 占10%. 从时间来看, 集中发生在 2014-2016 年,占70%.从资本偏好来看,从聚焦品牌到全面开花,尤其是

2014 年以后,资本关注点涉及品牌、服务商(美甲等) 、渠道商、平台(社群 等) ,其中品牌商中以护肤和个护品牌为主,分别占比 65.5%、15.5%, 面膜和彩妆品牌合计占比约 16%.

图表 1:2007-2017 年国内化妆品资本事件

图表 2:2007-2017 年国内化妆品资本事件类型划分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资本十年白皮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资本十年白皮书》,中泰证券研究所 ? 经过十年的历练,本土化妆品品牌也逐渐崛起,孕育了多个有一定体量 的化妆品集团,如拥有韩束、一叶子等品牌的上海上美;

拥有自然堂等 品牌的珈蓝集团;

拥有美肤宝、滋源等品牌的环亚集团.同时也有跨界 布局的公司,包括从蜡烛制造商转型化妆品新秀的青岛金王(整合线上 线下渠道) .

2016 年营收 规模 较2011 年 倍数 品牌 创立时间 是否获得融资

2011 年网点

2016 年网点

20 亿+

10 百雀羚

1931 是3000

30000 2.6 自然堂

2001 14727

20000 13.5 韩束

2002 是1000 以下

28000 2 佰草集

1998 是1500

4500

图表 3:前十大本土化妆品品牌发展现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行业深度研究 15-20 亿1.5 珀莱雅

2003 16000

15000 2 欧诗漫

1992 10000

20000 15 韩后

2005 是5500

20000 10-15 亿1.86 卡姿兰

2001 8000

13000 2 丸美

2000 是8000

17000 2 美肤宝

1999 13000

12000 来源: 《中国化妆品行业资本十年白皮书》 ,中泰证券研究所 ? 一场王茁先生主持的大咖圆桌对话令人印象深刻,探讨收购海外品牌的 思考.大家对引进海外品牌到中国市场的空间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那中 国资本偏好什么样的海外品牌呢? 各个机构偏好有所不同,有些偏好小众品牌、有些瞄准大品牌,这与各 个公司本身的体量、架构、优势都有关系.总结起来有所共同之处,主 要包括品牌有历史(有故事) 、有个性、有爆款/明星产品,有这些特质 的品牌更有机会在中国市场立足,实现爆发增长.王茁先生为复星的收 购标签总结了一个 4S 标准:State 国家、Story 故事、Status 地位、 Strength 强势.除了品牌质地上的判断,双方团队的融合性也是重要的 考量方面,包括对中国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想法一致、品牌定位一致,但 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中西文化差异. ? 关于中国企业全球化,立白集团董事、澳希亚兼高姿董事长陈丹霞成功 运营高姿、澳大利亚品牌赫拉等品牌,她总结了中国企业全球化路径的 三段式发展:第一阶段,分而治之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收购国外企业后 的首要选择.第二阶段,企业从资源、品牌、核心技术上进行获取,进 入反向升级.第三阶段,利用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的节奏等中国动力杠 杆,让企业撬动全球资源得到进一步发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