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7-03-15

却不能根本地重新思考政府 的使命、功能为何,而一味地先行进行人力及支出的精简(如齐头式规定精简百 分之五) ,正如外科医生未经诊断即强行切除某些器官一样的荒谬,未蒙其利反 先受其害;

其实政府人力及支出应伴随政府活动和行政组织的增减而调整(例如 美国传统基金会即建议美国政府废除农业部、商务部、能源部…等,内阁只保留 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司法部和卫生部),也许当务之急在於重新界定政府 应该、可以和能够做什麽?以及政府不需、不能、不必做什麽?其实,吾人均能 明白「政府再造之前应先在再思」之理,但是,如何重思政府之使命、角色和功 能,以切合时代潮流,并避免仍为空洞的口号令(如: 「小政府」 、 「大政府」), 且不再囿限於五百年前发展出来的政府理论(如:宪政、权力制衡)之中,实值 得吾人慎加注目.

3 组织大幅地精简实为世界各先进国家政府再造方案中的最主要做法,相较之 下我国的政府再造方案,实仍可再加大层面及扩大幅度,也惟有在「政府再思」 的理念下,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造,才不至於陷入「进一步、退两步」的困境.而且,随著组织之精简,亦应同步做到人力和财政支出的缩减,不然或许终究只是 搬个风、换个招牌而已.吾人深知随著「行政院组织法」的修法、 「中央机关组 织基准法」和「中央政府总员额法」的立法工作的推展及执行,来自既得利益的 阻挠将愈发强烈,而民意的强力支持,及政府改革的决心,将是政府再造工程成 败之关键所在.政府再造工作应有始有终、坚持到底,不仅雷声大,雨滴也要大. 基於上述的认识,吾人於后拟先重新省思政府来台后政府再造工程之困境、经验 和成败之鉴,并进而在「社会中心论」及社会变迁的体认下,试提出一或有助当 前及未来政府再造之「再思」 . 贰、研究架构 新制度学派 ( New Institutionalism ) 的健将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Douglass C. North (民84:25-29) 在其名著 「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 (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中指出,一国经济成长的主因,端赖乎制度创新的能力, 而政府又是决定制度变动最重要的组织;

概言之,政府乃造成经济或消或长之枢 纽所在.至於如何定义政府,以及解释政府为何存在,大致有两种对立之主张: 其一为契约理论( contract theory ) ,认为政府之设立乃在设定游戏规则,及确 保人与人之间的契约行为(交换关系) ,进以促进经济发展;

其二为剥削理论 ( exploitation theory ) ,指出政府乃代表著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利益,乃用以替统 治阶级进行掠夺式的财富分配工作. 无论是契约理论,还是剥削理论的观点,理论毕竟较为抽象,欲真实地t解 一政府之角色与使命,则绝非可以凭空杜撰,而是须建基於对其特有之历史演进

4 潮流中的社会系络( context ) ( Brans and Rossbach,

1997 ) ,和社会与国家互 动关系之观察.猪口 孝(民81)在其名著「国家与社会」中,即深入地从式 的角度,分就历史、理论和系统三个层面,解析政府――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和 相克性.当然,就历史事实的重建和重现来论, 「国家中心论」 ( state-centered ) 确实是有助吾人解释政府(尤其在解严之前)如何蛮横地汲取社会资源,及巧妙 地压制社会期待,因而使得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 )无法健康地育成,也造成 公民参与( citizen participation )的空洞化、仪式化和冷漠化. 然而,就历史发展的前景和变迁而言, 「社会中心论」 ( society-centered ) 当有助吾人重新观测解严后日益成熟、茁壮的台湾公民社会,与如何重新界定政 府的使命、角色,以及如何重建政府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和合夥关系,亦可为吾 人所主张的,当为公私协力 (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 及合产 ( coproduction ) 关系重建的 「政府再造」 策略,提供一有力的分析架构.在依之进行历史反思 (解 严前第一波政府再造工程) 、现状检视(解严后第二波政府再造工程)及未来展 望(第三波政府再造规画)之前,吾人拟就「公共性」 、 「政府再造」之意义与内 涵,试略加界定和析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