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9-09-26
双一流 建设

2018 年度进展报告

2018 年12 月31 日 高校 (公章) 名称:南开大学 代码:10055

1 南开大学 双一流 建设

2018 年度进展报告 南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围绕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实施以质量和特色为基点、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 涵式发展战略,发扬 公能 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人 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 建设任务,努力建设 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一、总体情况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强化内涵建设,以学校人才工作会议、 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会,扎实推进了以 人才 为重点、 学科 为牵引、 教学 为基础、 科研 为引领、 开放 为突破的建设与改革任务, 学校整体建设取得新进展. 育人效果不断彰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多元化人 才选拔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培养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推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 南开

40 条 ,

4 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新增

6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 个本科专业和

3 个教育部 新工科 研究与实践项目,学生合 唱团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夺冠,阿斯哈尔・努尔太当选中国大学生 年度人物,靳蕾获评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 高端人才不断汇聚.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完善以 三百计划 为引领的人才引育体系,通过设置 双聘院士 、开通人才引进 绿色通道等改革举措, 加快高层次人才的进一步汇聚. 涌现出 全2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 、 影响中国 年度教育人物、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 等教师楷模;

新增 院士、杰青、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 四青 人才等国家高层 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

33 人次,天津市各类人才近

70 人次.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强化基础研究,深化引领性原创研究, 推动新兴交叉研究, 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ESI 前1%学科总数增至

11 个,在Science 上发表文章

4 篇,尤 建功教授应邀参加第

28 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并作

45 分钟报告. 荣 获未来科学大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65 项,多项研究成果入选年度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智 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打造专业高端智 库,加快优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 升. 优秀文化不断繁荣.弘扬 公能 精神,积极开展 爱国奋 斗 系列主题活动以及面向百年校庆的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各个方面, 构建具有南开特色的新时 代校园文化. 入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项活动成果获教育部表彰, 节约 型校园节能综合改造 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 深化与牛津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 和水平不断提高.首次参评 THE2019 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 大陆高校并列第十,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加快国际科技合作基 地等建设,新增

1 个

111 引智基地,3 个 外国青年人才引进 计划 项目.

3

(二)学科布局与发展情况 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坚持 聚力登峰式 学科集群式 前沿交叉式 发展,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 加快推进 率先冲击世界一流学科 巩固发展学科高原 新 兴交叉学科与新增学科 的 7+8+x 学科建设.今年学校召开 了学科建设工作会等几个重要会议, 明确一流大学建设要以一流 学科为龙头,学科建设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部署推 动以学科为牵引的人才、教学、科研、管理相互贯通衔接的一流 大学建设. 1.率先发展冲击世界一流的学科,巩固形成学科高峰 按照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原则,重点建设化学、数学、 统计与数据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历史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

7 个学科群,带动相关学科,率先冲击世界一流.聚焦学科发展 内涵,本年度

7 个学科群在不同领域彰显了特色. 化学学科: 汇聚高水平师资团队. 推动化学学科 人才特区 建设,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加快人才引进速度,广揽海内 外高水平领军科学家和优秀团队加盟, 形成了一支以院士、 杰青、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等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周其林院士获 评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荣膺 未来科学大奖 ;

陈军院士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永胜团队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文章在 Science 上发表,研究成果入选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 数学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热点问 题,汇聚和培养领军人才,探索 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导 师制 培养模式,建立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提升学生 培养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培养一批公能兼备、具备数学精神和人

4 文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 统计学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需 求为导向,以创建统计学理论与方法为核心,以 统计+ 为抓 手,深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加强生物统计、金融统计、统 计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搭建创新引领的科研平台.积极对接国家 发展需求,把握新材料与新能源科技前沿趋势,依托国家新材料 研究院一流科研平台,以 新材料 和 大材料 为创新突破口, 加强 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 培育,打造国家新材 料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基地和应用成果转化基地. 历史学科:优化调整学科布局.遵循 弘扬传统文化、倡导 生命关怀、聚焦世界现代化进程 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调整历 史学的学科布局,并围绕建设方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保持原 有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结构布局合理、协同快速 发展的学科体系,努力打造史学的 南开学派 . 经济学科:精心培育专业高端智库.秉承 知中国、服务中 国 的宗旨,积极服务 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等国家战略, 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 革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 济学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精准扶贫、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领域不 断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咨政建言成果. 工商管理学科: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美国犹他大学、 英国萨里大学的联合培养, 推进南开大学―诺欧商学院联合研究 中心建设, 启动与罗格斯大学和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的合作项目,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 3+X 4+X 等的培养模式,形成国

5 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 AACSB 国际认证,持续扩大学校的 国际影响力. 2.打造南开特色的现代工学体系, 新工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 伐 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积极对接京津冀和 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 工科领域布局,推动应用型理科向新工科延伸.高起点组建统计 与数据科学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第二届世 界智能大会上揭牌,跨院系联合打造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 大数据技术等南开特色的 新工科 专业、推动 新工科 实践 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南开特色的现代工学体系,新工科发展迈出 有力步伐. 3.抢占学科增长点和制高点,打造面向 前沿和需求 的交 叉科学中心 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聚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聚焦中国 传统文化和重大现实问题, 集中优势资源与力量抢抓学科增长点 和制高点, 打造国际一流的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