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07-17

15 届了, 人们 都在谈论如何完善书展的运作机制, 如何优化书展的各种读者服务.俨 然上海书展已经从 打江山 过渡到 守江山 的时代.但是在青年报记 者看来, 上海书展依然年轻.这个书 展还在不断地创新, 不断地开疆拓 土, 不断地保持生命力的迸发.青年 读者充斥着整个展馆, 本身就是上海 书展生命活力的生动彰显. 而青年人为上海书展所吸引, 是 因为这里大量供应他们所关注的图 书、 作者和热门话题.前天, 青年作 家葛钟琦携新作 《爱, 童话》 亮相上海 书展.这是葛钟琦继 《爱, 如此》 后推 出的全新作品集, 由文汇出版社推 出.书中同名小说 《爱, 童话》 中讲述 了一个童话一样的青春爱情故事. 出席新书首发式的上海市新闻出版 局局长徐炯说的一段话很耐人寻 味.徐炯说, 现在有一批像葛钟琦的 青年作家, 他们写出来的作品未必能 够让像他这样的50多岁的读者理解, 我们看不懂, 那是我们的问题, 说明 我们的心态老了. 徐炯说, 虽然有人 读不懂, 但上海书展仍然应该给葛钟 琦这样的青年作家提供舞台, 这不仅 是因为他们有大量青年读者, 也因为 他们能够给书展带来青春朝气. 除了给青年作者、 大量青春读物 和儿童读物提供广阔舞台, 上海书展 的年轻化还表现在, 书展从来不墨守 成规.他们不断有各种新意出现, 紧 紧地贴近时代的脉搏.今年书展将分 会场的数目增加到了

100 个, 让即便 是乡村读者依然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 上海书展优质阅读内容的服务.这种 办展机制的创新, 说明上海书展并没 有衰老, 相反, 上海书展正年轻. 关键词三: 跨界

2018 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分析 报告显示, 在影响市民购买纸质图书 的因素中, 作者名气 七年来基本都 占据了前三位.这说明上海读者固 然理性, 但他们同时也有时尚多元的 一面.上海书展又怎么不是这样? 说到阅读推广, 这所读之书, 未必就 是文学和历史, 也包括其他各个领 域.在上海书展的舞台上, 一会儿听 人谈文学, 一会儿听人谈经济, 当然 也可以谈文化以及历史.其实上海 书展早已突破了阅读推广平台的框 架, 而变成了一个各种观点碰撞的自 由市场, 这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 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上海书展发挥 了很多阅读推广之外的功能, 书展也 在 跨界 . 跨界 是今年书展的最亮 眼标签之一.很多作者本是文学家 却谈起了历史, 本是经济学家却谈起 了社会学, 诸如此类, 显示了作者思 想的空前活跃, 以及他们强烈的表达 欲.著名演员黄渤的导演处女作 《一 出好戏》 已经公映, 但他显然并不满 足于只混迹于影视圈, 在拍电影的同 时, 他还顺带写了 《有点意思: 我的电 影日记》 和小说 《一出好戏》 .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他说, 《有点意思》 是他最 真实的工作与从业及生活经历的展 示.而 《一出好戏》 则是电影的原 著.这两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出版的新书, 在上海书展上宣告黄 渤正式进军了文坛. 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今年书展 上也玩了一次跨界.几年前她以一 部 《我遇到你》 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 小结, 而今年她又带来了新作 《那年 那信》 , 还是纪实题材, 跨越

68 年时 光, 浓缩

1700 封珍藏家书, 承载了五 代人的痕迹, 是一部 家世 式的成长 记录.音乐人李骥和林志炫的组合 优客李林 曾火遍大江南北, 李骥虽 为音乐人, 却也写过很多书, 本次书 展上其签售的 《认错》 主要是他的心 路随笔, 分为 认错 十分之一 一 个人的样子 醒觉 四个部分. 书展在跨界, 作者也在跨界, 读 者在跨界, 出版社也在跨界.资深出 版人李德明对青年报记者说, 这种广 泛的跨界, 本身就是在说明一种视野 的扩张, 能力的增强. 一个人只有在 某一领域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的情况 下, 才会考虑跨界.书展也是这样. 书展的组织者一定是对过去所做的 内容充满了自信, 才会考虑将触角延 伸.这本身就是书展成熟发展的一 种标志. 关键词四: 国际化 走过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