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9-07-16
我家的微信群 扫一扫, 即可关注文娱副刊部 东京文苑 微信公众号 djwy6688.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865712041 本版电子信箱:blbk2015@sina.com 阳台上的葡萄 刘一平 http://blog.163.com/ypl691 宁折不弯的陈志魁 旧日时光 刘海永 汴梁博客

2016 年8月13 日/星期六/责编 李咏梅/版式 赵月娇/校对 李姝霖 文娱副刊:

22926801 A A

1 1

1 南国的红珊瑚 陈志魁是程万琳的徒弟, 也是杞 县人, 大约生于

1893 年, 年轻的时候跟 着程万琳学习河南坠子.早年的河南 坠子被称为 文明坠子 , 用坠胡伴奏, 杞县百姓称之为 唱玩会 , 喊业余艺 人为 站板凳头的 .少年陈志魁跟着 师父走村串会, 挨户唱, 换来一些食物 或些许钱财.冬季农闲的时候在牛屋、 场院、 学校操场, 春秋季节一般在 街巷.我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豫东乡 村还见过这样的场景: 十字街的书场 上放置一张小桌子, 桌子上有一面小 皮鼓, 桌后方有一板凳, 多是一位琴师 拉着坠胡、 踏着脚梆, 说唱者左手握简 板、 右手执桴击鼓, 当然, 还有醒木, 说到关键之时拍击桌面,振奋听众精神.乡村书场的听众围在书桌的前左 右三方, 有时候背面也有人, 小孩则蹲 在桌子旁边, 大人或席地而坐, 或搬个 马扎,或坐长凳,或站在外围安静听书.这, 也是多年不见的场景了.

100 年前一定也是这样吧.少年 陈志魁在乡村演出, 演出开始的时候, 所有的乐器齐奏, 皮鼓紧催, 简板嗒嗒 响, 脚梆与简板合拍, 弦子紧拉.程万 琳曾经教诲陈志魁说这叫闹台, 使听 众精神振奋, 注意力高度集中, 还没到 达的听众慌忙赶来.紧张、 热烈的闹 台器乐中, 快板突然转为慢板, 听众开 始屏息凝神了.一般情况下, 陈志魁 会先唱四句诗: 隋朝末年天下荒, 狼 烟四起动刀枪.英雄纷纷无定主, 黎民百姓不安康. 接着再来一段滚口白: 四句上场诗念过, 内有半部古段 相随.各位老少都请到, 您听俺破喉 咙哑嗓慢慢道来一回―― 说到 一回 ,这个 回 字可是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长的拖腔长过长江, 长江后浪推 前浪, 声音由高到低, 最后只剩下一丝 微弱的鼻音.就这样, 好戏马上开场. 出师后的陈志魁曾先后在开封南 关纪念塔附近的开封市公园、 大相国 寺八角殿前书棚和西偏院顺兴书场等 处演唱, 有时也应邀到开封周围乡村 演唱.他为人耿直, 宁折不弯, 待人处 事不卑不亢.虽为江湖艺人, 却无江 湖习气.他从来不与人拉拉扯扯、 吹吹 捧捧.请他出棚演出必须车接车送, 否 则就不去.有人说他架子大, 他说: 自 尊自重必不可少, 江湖艺人, 先是自己 看得起自己, 别人才会尊重你, 否则别 人就更看不起你这个说书的了. 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名师教授, 每 当他在大相国寺演唱坠子书, 都会被 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水泄不通.他台 风稳重、 潇洒大方、 讲究仪表, 听众说 他唱书倒更像教书先生讲课, 很有韵 味, 很耐听, 也喜欢听.陈志魁唱书口 齿利索、 吐字清楚、 嗓音洪亮, 每说到 金殿 帅帐 府衙 大堂 之类的情 节时,他都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他本人也显得十分气派, 听众都称他 为 二县长 . 他不但唱功好, 话白、 做派也很出 色.善于刻画人物, 一惊一乍, 吹须瞪 眼, 感情逼真, 他表演的 人喊马嘶 场 面堪称一绝.据传, 他学的马叫能引 起马群嘶鸣.开封老听众中流传两句 顺口溜儿: 陈志魁的好马叫, 刘世禄 的好肉炮 (学炮响十分逼真) . 他平生 掌握大书几十部、 小段近百个, 拿手书 目有: 《刘墉下南京》 《五虎平西》 《铡郭 槐》 等 (参阅 《杞县曲艺志》 ) . 陈志魁曾在大相国寺顺兴书场连 续说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