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7-13

41 所四川高校、99 个批次,共1,485 名四川大学生赴港交流学习;

同时,四 川也接待了40批、833位香港同学到四川交流 与学习.四川的学生们表示,香港步伐虽快, 但港人排遵守秩序的高素质值得点赞.香港 的学生在四川实习后,纷纷表示对内地有了更 深的感触,这样的经历毕生难忘.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冬、李兵 成都报道 离别留言板 浓浓两地情 川籍港人存「执念」促互动消除误会曾嘉仪(前排右一)与香港赴四川交流的同伴们在 青城山合影留念. 本报四川传真 四川学生访港留影. 本报四川传真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内川生访港照片墙. 本报四川传真 在香港尖沙咀繁华地带的一幢居民楼内,温馨的「长 江之家」是所有来港交流的四川大学生们的临时宿 舍.同样,赴四川交流和实习的香港同学,都入住在位 於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校园内的「香江之家」.川、港的 两套宿舍,成为了两地大学生的大本营. 私,由四川省教育厅国际教育交流服务中心与四 川之友协会(香港)合作推动,并得到香港特区政府青 年事务委员会的资助,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具体承办的 「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迄今为止已开展了近5年 时间.2015年11月,为期5日的第100个赴港考察团已 顺利结束. 来自内江师学院的徐少华同学分享了他在香港行中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小事. 「我在独行道项目前目睹这样一幕――一个大约4岁 的小男孩儿走到伍前列,他只是想和前面的一个小朋 友说两句话.身旁的妈妈严厉地要求他回到伍后部排 .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人们似乎已经把排当成一种 能力了.」 回校后,徐少华把这个小插曲分享给了同学. 「有人认为是由於香港的法律异常严格,动不动就罚 款,所以不得不遵守.但我不这麽认为,我觉得社会的 稳定与和谐,公德是基础,法律是保障,二者相辅相 成,缺一不可.社会公德取决於公民素质,公民素质也 代表着国家文化发展水平.我们的公德不应该是在法律 逼迫下遵守,公民素质应该从小培养,做好自己,带动 他人.」 港生留下内地情 香港学生曾嘉仪曾担任过香港赴川实习小组的组长, 当初所实习的单位是兴业银行.「因为四川的人日常是 用四川话来沟通,很少说普通话,加上我的普通话也不 太标准,很多时候双方遇到沟通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