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9-07-11
视界 窑 观察 编辑尧版式院李惠钰 校对院么辰 圆园11 年6月13 日 星期一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82614615 耘原皂葬蚤造押zgswcy@stimes.

cn B3 阴本报记者 包晓凤 龙九尊 应对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的能源短 缺问题, 科学家们将希望寄托在非粮生 物质能源的发展上.不过, 原料紧缺问 题一直让科学家们头疼.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 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彭俊华专家团队提 出,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力种植油桐能 有效缓解我国生物质能源原料紧缺的 问题. 目前, 他们已经遴选出适合在这一 地区种植的油桐,并开展了品种优化、 规模化示范种植, 在湖北恩施和四川遂 宁建有

20 多万亩油桐规模化生产基 地. 油桐适合作为能源植物开发 据彭俊华介绍, 油桐具有一系列适 合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优良特性. 一是含油量和产油量高.油桐种 仁的平均含油量为 53.4%,最高可达 71.9%,高于麻风树―― ―麻风树平均 含油量为 46.5%, 最高为 66.7%.油桐 种植后第

3 年便有较高产量, 第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达 20~30 年. 栽培应用良种的条件下, 桐油产量潜 力可超过

100 公斤 / 亩. 二是应用领域广,综合经济效益 高.由油桐生产的桐油, 是良好的生 物柴油原料.同时, 桐油可广泛应用 于工农业生产的很多领域.此外, 油 桐林水源涵养能力强,是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三 是易于 种植推广, 不与 粮争 地, 不与人争粮.油桐具有较强的抗 性, 病虫害少, 耐瘠薄, 适宜边际土地 种植;

同时, 桐油为非食用型植物油 料. 四是经济寿命长.油桐收获时只 采果, 不砍树, 一年种植, 多年受益, 经济寿命长, 管理成本低;

加上油桐 栽培容易, 种植模式多样, 易于实现 大面积规模化生产. 彭俊华等人认为,我国中西部地 区土地资源丰富, 荒山、 荒滩、 荒坡、 荒地等边际土地面积很大且亟待开 发利用, 油桐与油茶、 核桃、 乌桕并列 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种植范围 大, 非常适合在这一区域大力种植. 在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 非粮能源植物油桐, 能有效地与我国 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的麻风树形成 区域互补, 促进我国生物能源产业的 发展. 彭俊华说. 应建立稳固的油桐生产基地 彭俊华专家团队建议通过政策扶持, 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油桐规模化种植, 同 时需要加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 从各个 方面加快推进油桐生物柴油产业化. 首先,应尽快研究制定从原料种植、 收购、 加工、 流通到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扶 持政策.通过政策扶持与引导, 提高农民 和企业种植开发油桐的积极性,实现油桐 生物柴油产业化. 促进油桐种植、 加工、 流通、 科技等环节的协调、 有序、 良性发展, 打破条块分割与无序竞争, 形成整体合力 与优势, 提高生物柴油生产的经济效益. 其次, 在中西部的湖北、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 湖南、 陕西局部、 河南局 部等区域,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进一步扩 大油桐生产, 建立更加稳固的油桐生产基 地. 一是建立示范基地引导. 因地制宜地 引导农民整合土地资源, 建立油桐示范基 地, 大力推行标准化、 规模化种植. 二是加 大资金扶持引导.积极争取财政、 桐油企 业的支持, 为农民提供油桐连片规模种植 补贴. 此外, 大力加强油桐科技攻关与技术 推广. 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油桐科研与开发 中心, 系统收集油桐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 综合评价和深入研究.挖掘优异新基因, 培育出广适应、 高产、 优质、 多抗的能源油 桐新品种,提高桐油生物柴油的市场竞 争力.此外, 需要研发和完善生物柴油 生产新工艺. 让油桐为生物质能源供料 论坛现场 李惠钰 / 摄 (上接 B1 版)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化工程研究 室主任 李元广: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 及实现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 生物质 能源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微 藻因其光自养生长过程可形成大量 油脂, 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方向. 目前,通过培养能源微藻生产 生物柴油的技术路线在实验室虽已 打通,但高成本和各种资源的匹配 问题 (如CO2 气源、 水、 土地等) 一直 是制约微藻能源产业化的瓶颈.在 微藻的众多种类中,小球藻是唯一 可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藻种, 利 用小球藻开发生物能源有许多意想 不到的优势. 第一, 光合效率很高, 且含油量 高、 生长周期短、 油脂面积产率高, 这是其他油料作物无法比拟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