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里红妆 2019-07-11

1903 年,廖仲恺与夫人 何香凝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 国救民的道路.两人在日本东 京结识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 孙中山,从此坚定追随孙中 山,投身民主革命洪流.

1905 年,廖仲恺夫妇协 助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廖仲恺担任同盟会总部的副会 计长和外务部副部长.

1922 年8月, 孙中山决心 联俄联共, 接受改组国民党的 建议.廖仲恺在国民党改组进 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4 年1月,中国国民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 召开.会后,廖仲恺任中央执 行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央党部 工人部部长和农民部部长,2 月又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 员会代理委员长.廖仲恺与共 产党真诚合作,忠实执行 扶 助农工 政策,积极支持工农 运动.

1925 年3月孙中山逝世 后,廖仲恺坚定维护 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革命政 策,成为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 左派的核心和旗帜.

1925 年8月20 日,廖仲 恺被国民党右派豢养的暴徒刺 杀于中央党部楼前.9月1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 广州的黄埔军校师生、工人、 农民、市民群众等

20 多万人前 往悼念. 廖仲恺遇害后,何香凝强 忍悲痛继承丈夫未竟的事业, 为巩固革命统一战线而继续奋 斗.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 廖承志和廖梦醒在青年时代就 投身革命.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 蔡瑞燕说,英烈的生平事迹和 精神品质,本身就是优秀传统 文化的精髓,具有极大的生命 力,不因时代的变化而褪色, 真正了解,就会受感染. 据新华社广州4月20日电 廖仲恺: 一门忠烈扶助农工 新华社记者 刘白云 英雄烈士谱 英雄烈士谱 为了民族复兴 为了民族复兴 / 每/日/传/真/ 北京高校学生工作 专题研修班开班 本报讯(记 者柴葳)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 纪念习 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 一周年北京高校辅导员论坛暨 北京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专题 研修班日前在京开班.来自北 京市

53 所高校的辅导员代表 现场聆听了专题讲座. 国际大学生程序 设计竞赛总决赛举行 本报讯 (记者 王家源)

4 月15 至19 日,第42 届国际 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 赛在北京大学举行.莫斯科 大学获得世界总冠军,莫斯 科物理技术学院、北京大学 获得第

二、三名.来自

111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98 所高校 选手报名参赛.这是继

2005 年、2010 年之后,中国第三 次承办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 竞赛全球总决赛. 教改风景线 教改风景线 关注本科教学改革 关注本科教学改革 最近, 四川一小学为全校

36 个班级各配一把戒尺.此 事经媒体报道后, 引发社会广 泛关注.戒尺该不该进课堂? 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 调查, 结果显示, 近8000 名参 与调查的网友中, 94%支持戒 尺进课堂, 41%的网友认为应 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 以便 给 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学生 . 53%的网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 加以规范, 把惩戒范围、 标准 量化, 让老师更敢管 . 学校: 让学生懂规 矩知敬畏, 没有家长反对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 小学近日启动 让戒尺进课堂 活动, 36把戒尺分别进入该校 一至六年级的36个班级. 据报道, 戒尺进课堂颇具 仪式感――班主任老师双手捧 着一把戒尺, 缓缓走进教室, 全 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 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 着, 戒尺 入座 讲台, 班主任也向 戒尺鞠躬行礼. 校长沈逢春表示, 让戒尺进 课堂, 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养成爱 学习、 守纪律、 懂规矩、 知敬畏的 好习惯.在正式实施戒尺进课堂 之前, 学校还专门发布了 《告家长 通知书》 , 让所有家长都知道戒尺 具体如何使用.目前学校尚未接 到家长的反对意见. 戒尺的使用规则也十分严 格: 用戒尺惩戒学生, 每次最多 只能打两下, 要高举、 轻放, 而且 只能打手掌. 在用戒尺惩戒学生 之前, 老师要先用戒尺打自己, 一 是便于掌握好惩戒的力度, 二是 让老师能做得更好. 活动开启的第15天, 该校三 年级 (2) 班班主任蔡川第一次使 用了戒尺. 班上有个学生没有做 作业, 偷偷把同学的作业名字改 成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他多次犯 不做作业的错误了. 蔡川说, 在 征求家长同意后, 他当着全班同 学的面, 请 出了戒尺. 正方: 彰显教师威 信, 教孩子尊师重道 当前, 学生亟须正确认识老 师管教、 惩戒的权力, 对师长的教 导心存敬意.有网友认为: 现代 戒尺进课堂, 要让孩子知道戒尺 的意义所在, 自古以来, 课堂是老 师传道授业的神圣地方, 愿每个 学生心中都放着一把敬畏之心的 戒尺, 怀着感恩, 努力学习文化知 识. 适时适度地使用戒尺, 不仅 能彰显教师的威信, 同时亦能对 受教育者起到警示作用, 进而令 旁观者更加敬仰教师, 使他们感 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惩是手段、 戒是目的, 戒尺为 不设而设.戒尺进课堂, 班主任 也要向其鞠躬行礼, 可见戒尺之 戒 不仅对学生有效, 教师亦 然.有网友评论: 戒尺警醒着学 生, 也约束老师做到为人师表, 鞭 策老师积极营造生动的有效课 堂.戒尺的存在是为不存在而设 立的, 正所谓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