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9-07-06

67 户恢复营业.经查阅有关 史料,其中鞣皮匠

4 户,铁匠铺

3 户,钉马掌

3 户,制锣的

3 户,豆腐坊

3 户, 肉铺

2 户,炸麻花打烧饼的

6 户,杂面铺

5 户,油房

2 户,小炉匠

3 户,鞍子 铺2户,骡马店

2 户,绱鞋匠

8 户,织布机

1 户,织秣机

1 户,饭铺

2 户,杂 货铺

15 户.上述店铺均为本地人.其中富余中农成分

5 户,中农成分

32 户, 新中农

30 户. 供销合作社的建立

1948 年6月房山县生产推进社成 立,华兴号机 关商店撤销, 万顺兴商店 改为造胰工厂,

1948 年8月并入生产推 进社.1949 年1月县生产推进社迁 至房山县城西 大街, 在张坊建立了分社, 同年

6 月改为 县供销合作总社.1950 年秋张坊村供 销合作社成立, 分社业务 全部移交给张 坊供销合作社, 自贯彻上 级以集镇为中心建社方针后,供销合作社全面占领经济阵地.私营商业撤股,转 移资金, 经营不佳.

1956 年农村由供销合作社负责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组成饮食合作商店一处,资金

260 元,人员

7 名;

布百合作商店一处, 资金

597 元,人员

3 名;

杂货合作商店一处,资金

389 元,人员

8 名;

综合大联 组,资金

214 元,人员

4 名;

合作理发店一处,散居的小商贩,归口管理,共28 户.其中代销

16 户,经销

11 户,自营

1 户. 村名的变迁 张坊村名的由来,人云亦云,众说不一.有人说因为小商贩在南北大街摆 摊 帐篷连接 ,以地方口音,演变为张坊. 又有人云, 古代这里打仗, 军帐林立 , 演变为张坊.经查证房山县有关志书载:金代仍行乡,里制为奉先县怀玉乡, 张方里.与群众传说,每年正月

16 日,由乡头组织一次上香会,用一张黄纸写 些风调雨顺吉利话,最后落款为 奉先县怀玉乡张方里相吻合 .元朝为张方里, 不知何故在方字旁又加上一个提土,清朝以店坊而得名为张坊店.中华民国定 为张坊村,是房山县第八区所在地,管辖

29 个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后,县以下 仍实行区、村制,张坊属第二区管辖,是二区所在地.1954 年撤区建乡,1958 年实行人民公社建置,1983 年实行乡、镇、村制,1990 年实行乡、镇、办事 处等,均为张坊村. 注: (1)赵鹤卿,原张坊供销社主任,本地人,15 岁在私人店铺学徒,2012 年病故,享年

96 岁. (2)起火店,免费供饲草喂骡马,人可在店内起火做饭. (3)钉马掌,在驴、马、骡的蹄子上钉上一铁片耐磨(已绝迹) (4) 鞣皮匠, 将牲畜皮经原料泡制后, 成为熟皮而柔软再作皮袄或皮裤等. 图: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史料工作会合影于兰州 (除少数地区还有,大部分已绝迹) (5)印子铺,过去借款如分批偿还者,还一次款在借据上盖一次印章,俗 称印子铺. (6)地头蛇,有一定资产,与官府政界有来往,说话占地位,民众常说 强 龙压不倒地头蛇 . (7)走马灯,在灯笼里边将堂名或对联及人物等串成圆圈点上蜡,用蜡烛 的烟和热气,使走马灯转动. (8)二路,房涞涿一带的杂牌军,群众称土匪. (9) 小炉匠, 此地有两种.

一、 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担子上挂一个小铜锣, 边走边响,过去瓷器昂贵,如吃饭碗、盆、盘、水缸碰了口子,小炉匠用铁锯 子锯上(已绝迹) .

二、有门市或在家里修金银首饰,给小孩子打长命锁. (10)锥鞋匠,过去人们穿的鞋是用麻绳缝合的布底,上山走路怕磨布底 所以在鞋底钉上大帽铁钉(已绝迹) . 王绍清:原区供销合作总社社史办主任政工师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