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9-07-04

第八章「我人生 的亮点:不能没有萤光笔」 (The highlight of my life)当 中有此说法:「现代人可能难 以想像没有萤光笔会是怎样的 日子」;

「世界需要一支笔 头,形状有如小凿子,小的可 挑出一个小字,大的可扫平整 段叙述,又内含明亮透明墨 水,不会弄糊或搞脏页面」, 这样的一支笔就是萤光笔了. 占士.华德由是写道:「首 先发明纤维笔头,日后为萤光 笔」的为日本人,名叫堀江幸 夫,纤维笔头的作用大致等同 刷笔,「都是吸墨到纸面上挥 洒,差别就在於纤维笔头的墨 水在储存在笔管」,堀江幸夫 就在1964年创立「大日本文具 株式会社」(Dai Nippon Bun- gu Co.),亦即「日本文具株 式会社」(Japan Stationery Company)前身,而其时最有 名的文具乃日后鼎鼎大名的 Pentel;

就在创业之初,蜡笔与 刷笔为主要产品,销售给学校 或教育机构;

后来,堀江幸夫 得见原子笔大受欢迎,遂决定 开发一款新笔,期望凭有特色 的产品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他的一款笔写来具有笔 画感觉,兼具原子笔之便利. 研发之后,堀江幸夫以一束 压力纤维,然后用树脂缚起 来,笔头够硬,形成一个够软 的小笔尖,吸墨顺畅;

占士. 华德如此描述萤光笔:「笔尖 内的微小通道可产生毛细作 用,从而让墨水直达笔头,而 墨水本身必须稀薄,方可顺利 流过纤维中的通道,但又黏稠 得足以避免渗漏.」 此外,萤光笔的笔管上设有 小巧气孔,让空气得以渗出, 以免在温度升高时,笔身内的 气压升高,高压同样亦会导致 漏墨;

经8年研发,笔迹线条扎 实强韧,书写起来堪称顺手, 非常适於签署重要文件,此所 以有「签字笔」之称.岂料签 字笔甫推出就有如石沉大海, 市场反应出奇冷淡,然而,堀 江幸夫将之推广到美国,竟然 一炮而红――有一段日子,签 字笔甚至在美国白宫走红,为当时总统詹森(Lyndon B. Johnson)所采用;

签字笔1963 年获选为《时代》杂志的「年 度最佳产品」(Product of the Year),甚至连双子星太空任 务(Gemini space missions)亦 将签字笔带到太空舱. 当时其他业者所生产的各式 毡制笔头已风行多年,当中至 少就有李.纽曼(Lee W. New- man) 在1908 年申请专利的「吸墨笔尖」(absorbent tip)、悉尼.罗森陶(Sidney Rosenthal) 在1952 年发明的「魔术麦克笔」(Magic Mark- er),但堀江幸夫以树脂将纤 维成一束,让笔尖缩小,造 型固定精准,为今天习以为常 的凿形及子弹形笔尖奠定基 础.且说纤维笔尖愈来愈受欢 迎,堀江幸夫1965年得到《纽 约时报》的肯定,记者写道: 「能让书写工具展现生机,日 本一家企业无疑居功至伟,此 间总部位於东京的公司,名为 日本文具株式会社,全美许多 家庭、学校、办公室都可看到 其身影」;

报道更提到「面对 快速成长的蓬勃市场,美国原 子笔或铅笔大厂俱已参战」. 叶辉「萤光笔」 前世今生 乐器之梦 历史与空间 书若蜉蝣 青丝马承钧 蚌壳棉鞋 生活点滴 吴翼民 骑楼老街的故事 诗情画意 那次与妻子相偕逛小商品市场,在鞋 帽区突然看到了久违了的蚌壳棉鞋,我站 在那里凝视着,妻子会意,便决定给我买 上一双,说是这种老式的棉鞋穿着保暖且 舒服,正适合我坐电脑旁码字.我说,买 一双挺好,但不是为了保暖,而是可以勾 联起绵长的忆念,现在的这种老式棉鞋看 着模样儿标致,实在是银样蜡枪头,不说 蚌壳鞋帮单料,便是这鞋底断非从前一针 一线扎出来的,是合成纤维的胶合.妻子 遂有些迟疑,我则是果断做成了这桩生 意,当即穿在脚上,仔细端详着,迈开了 脚步,於是数十年前的情景成串成串在眼 前闪回…… 从前的冬天远比如今厉害,西北风呼 啸着直朝骨子里钻,因为没有贴身的毛衣 裤,那风便肆意在脆弱的肌肤上乱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