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07-04
听说

1 0

2 0

1 6 年12月3―4 日 责任编辑 / 蒋立波 E - ma i l / f y j l b @1

6 3 .

c o m 电话 /

6 3

3 4

5 1

5 1 做匾额 李志荣口述 陈志荣整理 寻找老手艺人系列 匾额和楹联 (抱对) 经常连在一起的, 木材制作, 通过 书写、 雕刻等技艺后, 悬挂在建筑物上, 使之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李志荣, 男, ! 岁, 住富春街道花坞路. 出生于木匠世 家, 精于书法, 有木工手艺, 这为他制作匾额楹联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 他制作的匾额, 已遍及杭州地区的区、 县、 市, 也 出现在安徽等地.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杭州市书法 家协会理事、 富阳区政协书画院秘书长、 富阳区书法家协 会常务副主席. 他掌握的美术设计、 书画技法, 已被用到了 匾额制作中.匾联制作技艺, 已申报富春街道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项目. 木匠世家的我从小帮父亲干 活, 这为后来做匾额打下基础 我祖籍东阳, 祖上世代做木匠, 我阿太 (曾 祖父) 李贤满到富阳来做木匠, 后来, 老伯 (祖父) 李长寿也来了, 先在栋山村 (今鹿山街道) 租 房子定居下来.我父亲李和生做人厚道,手艺 好, 生活有得做, 几年后手头有积蓄后, 便在上 里三合村的大树下自然村买了间小屋,正式定 居.解放后土改, 我们成了当地农民.我父亲和 小伯都是木匠, 父亲参加了手工业社.前几年, 三合村还有我阿太造的房子. 我六七岁时, 父亲去做生活, 常把我带去, 他在村里修水车, 让我钉水车羊脚蹄上的竹钉. 如做修理的活儿, 我就给他敲旧铁钉, 那时不像 现在, 钉子歪了就抛弃, 就是旧家具、 旧农具上 拔出来的钉子也得用, 用过的钉是歪的, 就归我 敲直.上学读书后, 每逢寒假和暑假, 我就跟着 父亲学木匠. # $! 年, 我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 种田、 砍 柴什么活儿都做.我对木工感兴趣, 偷偷地跟着 父亲学习, 后来被生产队长发现了, 那个年代, 干副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尾巴自然得割, 我 只得回到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木匠分两类, 造房子叫大木, 做家具叫细木, 好在两样我都学过,使我后来制作匾联有了基 础. 我喜欢书法绘画,到县文化馆 广告公司后做起了匾额楹联 粉碎 四人帮 后, 村里请农民画家陆增银来 画宣传画, 我喜欢书画, 就去看了, 陆老师见我想 学习, 便教我绘画.通过陆老师认识了县文化馆 史庭荣老师,一有时间便去文化馆跟史老师学 画. # $ 年%月, 父亲退休, 我顶职来到汤家埠 的富阳铸管厂工作, 当了一名铸造工.我的工作 是烧炉修炉膛,抬铁水浇模子,每天只要做半 天.别人非常羡慕, 但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 爱 好写字画画.我住在厂里, 那时晚上经常停电, 我就点蜡烛画素描、 临字帖, 劲头很大. 因为有一技之长, # %# 年, 我调到了同是二 轻企业的富阳工艺美术总厂, 在画室工作, 一天 到晚就是写字绘画.# %$ 年底,我再次调动工 作, 来到县文化馆, 从事群众美术培训工作.不久, 县文化馆成立广告公司, 我去做广告设计, 后来成为法人代表. 到了 &

'

世纪 '

年代初, 文化艺术、 传统工 艺得到了重视, 一些祠堂、 楼台、 亭阁开始修复. 大概是 # # 年吧,受降的上海海运疗养院建 成, 里面楼台、 亭阁、 水榭俱全, 好似苏式园林. 这是园林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规划设 计的, 称依绿园.陈从周名声很大, 人称北有梁 思成, 南有陈从周.时任上海海运疗养院院长的 杨富山, 找我去制作匾额楹联.因为这是我第一 次接到这种业务, 心里没底, 便去看匾额楹联实 样.当时, 鹳山上双郁亭有二副匾联, 我和做木 匠的哥哥一起去踏看, 琢磨制作工艺, 就这样, 边学边做, 做成了第一批匾联业务, 现在还完好 地在那里. 四处求师学习,从杭州张师傅 那里学会了贴金箔 匾额楹联基本是用木材做的,好在我有书 法和木匠的基础, 制作一般的工艺没有问题, 但 如果要制作高品质的, 还需有浮雕、 油漆、 贴金 等技艺. 为了学习这门技术, 我除了自己钻研外, 还 四处寻找师傅.大约是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