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9-07-03
2015年1月21日 主办: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今日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 星期三 甲午年十二月初二 CHINA SCIENCE DAILY

6218 总第 期 扫二维码 看科学报 www.

sciencenet.cn 官方微博 新浪: http://weibo.com/kexuebao 腾讯: 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 www.sciencenet.cn 本报讯 (记者王珊 通讯员陈冬) 近日, 军事医学科学院 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育森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姜世勃团 队, 发现了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一种新的致病机制. 相 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 《临床传染病杂志》 . 研究已经证实,病毒可通过感染导致人体一类免疫 蛋白分子―― ―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引发急性肺损 伤.早在

19 世纪末, 科学家便证实血液中含有一种不耐 热的成分.其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 介导免疫溶菌、 溶血作用, 故被称为补体.补体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 疫及生理功能,而当某些因素导致其表达异常时会引起 疾病损伤. 此次科研人员采用新的治疗策略,即通过一种针对过 敏毒素 C5a 的抗体药物调节补体的分子表达水平,可大大 降低 炎症因子风暴 , 显著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 从而能有 效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肺炎. 据姜世勃介绍,近年来, H5N

1、 H7N

9、 SARS 和中东呼 吸综合征 (MERS) 冠状病毒的感染均引起肺炎或严重肺炎, 同时几乎所有死亡病例都发生了呼吸窘迫综合征.目前, 人 类对上述高致病病毒导致的严重肺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致病机制仍缺乏深入而系统的认识,也没有找到特异而有 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此次研究表明,补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在严重肺炎 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催化剂 作用.因此, 采用靶 向抑制补体的免疫治疗策略,可有效治疗病毒感染导致的 严重肺炎, 为缓解患者病情、 拯救患者生命打开了一道新的 阀门. 研究发现人感染 H7N9 病毒致病新机制 鄱阳湖水位告急 非法采砂或是主因 拯救中国最大淡水湖

1 月18 日下午, 北京的寒风吹 得正紧.中华世纪坛内, 一场转基 因舌战却足以驱走寒意.激辩中, 到场嘉宾多因发言超时而被听众 打断. 在这场堪称

2015 年首次转基 因辩论中, 支持者与反对者、 科学 主义者与反科学主义者再次交火. 不能只是纯专家的观点, 也不 能是想当然的批判, 而是需要有一种 互动,共同推动转基因讨论达成共 识. 尽管讨论伊始, 作为主持人的中 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 东就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但依然无法 减弱辩论双方 克制而充满敌意 的 火药味.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转基因 的人, 应该走在一起. 北京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教授饶毅语气平稳.他提 议, 挺转 和 反转 双方可以共同做 一次为期

3 年的转基因安全实验, 并 邀请第三方监督. 尽管这一提议得到 部分反转人士的赞同, 但双方并未就 操作细节进行讨论. 理性与感性 作为支持转基因的代表性人 物,饶毅被安排为首位发言嘉宾.

2013 年,饶毅曾在接受《中国科学 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 因为舆论环境 不睦的原因, 自己近几年内将不再公 开讨论转基因.但对于此次讨论会, 他仍抱有期望. 理越辩越明,只要能秉承公 平、 理智的态度, 我相信不同意见 的人在经过讨论后, 也许能得到共 识.即使得不到共识, 也可以向关 心这些问题的大众提供一个可供 参考的基础. 饶毅说. 转变态度的不只是饶毅.2014 年似乎成了转基因辩论的转机, 主 流科学家开始以专业姿态站出来, 主动与公众进行交流与释疑, 并旗 帜鲜明地支持转基因. 在不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