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鸟 2019-07-02

2 4 7座县.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浙江、 福建、 江西、 湖 南等省以及江苏、 安徽、 湖北、 四川和贵州的部分地 区.辽阔的 地域、 深 厚的文 化孕育 出一批 种类齐 全、 结构完善、 观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通过统计 《 旧唐书・地理志》 《 新唐书・地理志》 《 括地志》 《 元 和郡县图志》 《 太平寰宇记》 等主要地理志所载的江 南地区旅游资源数可知, 唐代江南地区仅自然旅游 资源就高达17

1 7处.

二、 唐代旅游资源的破坏 ( 一) 自然因素 本文选取史料记载较为集中的水灾、 风灾以及 地震三种形式的灾害进行探讨, 以期对其大体情况 有所认识. 1. 水灾.江南地区湖河密布, 且临近大海, 水 灾频繁.史书载: 显庆元年七月, 宣州泾县山水暴 出, 平地四丈, 溺死者二千余人.九月括州暴风雨, 海水溢, 坏安固、 永嘉二县.四年七月连州山水暴 出, 漂七百余家. [

1 ]

9 2

8 虽然史料并未直接谈及水灾 给旅游资源带来的破坏, 但由于唐代建筑大都以木 材、 瓦砖为主, 故而, 夏秋两季频发的暴雨灾害对江 南的以土木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的破坏是可想而 知的.与正史记载不详不同, 《 宣室志》 等唐代小说 传奇对水灾则有着较为明确的记录.如, 大唐开元 年间, 江南发大水, 侍御史邬载奉命巡视, 忽见道 旁有古墓, 水溃而穴出 [ 2] .此条文献就直观地呈 现了水灾对古墓的破坏.

2 . 风灾.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江南地区春夏 两季多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风灾最常见的影响即摧 毁植物景观, 破坏建筑设施.关于风灾的记录集中 见于《 新唐书》 卷3 5中. 神龙元年三月乙酉, 睦州 大风拔木.……景龙元年七月, 郴州大风, 发屋拔 木.……天复二年, 瘅州大风, 发屋飞大木.…… ( 开元) 九 年七 月丙 辰, 扬州、 润州 暴风雨, 发屋拔木. [

1 ]

9 0 0,

9 0

2 江南气候湿润, 适宜植物生长, 肆虐的暴 风对花木造成无情的摧残, 影响人们的旅游观瞻. 3. 地震.地震现象自古有之, 古人将地震成因 归结为阴阳二气的矛盾所致, 阳伏而不能出, 阴迫 而不能蒸, 于是有地震 [

3 ] .现代科学解释为: 地球 运动对地壳各部分岩层产生巨大的地应力, 使一些 岩层发生褶皱变形.当引起岩层变形的力不断积 累加强, 超过某处岩层的强度时, 就会使那里的岩 层发生断裂错动, 于是聚集了很久的能量以地震波 的形式集中释放出来, 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地震 波传到地 面时, 地 面就 震动起来, 这就是地震[ 4] . 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现象, 地震不仅造成建 筑物大面积的破坏, 人员伤亡更是常见.《 新唐书》 卷3

5 《 五行二》 记: 景云三年正月甲戌, 并、 汾、 绛 三州地震, 坏庐舍, 压死百余人. [

1 ]

9 0

7 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 东南沿海亦为主要 分布区域之一.唐代江南地区关于地震情况的记 载常见于《 新唐书・五行志》 中. 延载元年四月壬 戌, 常州地震.……大足元年七月乙亥, 扬、 楚、 常、 润、 苏五州地震.……景龙四年五月丁丑, 剡县地 震.……( 咸通) 十三年四月庚子朔, 浙东、 西地震. [ 1]

9 0

7 从史料可看出, 江南地区地震较为频繁. 由于正史详于 政事 的缘故, 地震这一类的记载较 简略, 并未 提 及灾 害 的影 响.但该区文 化底 蕴浓 厚, 有众多名人故居、 佛寺道观等人文旅游资源. 比如, 今江西省在唐代就隶属于江南道, 有学者研 究认为这一区域明始建于唐的寺庵就达8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