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07-02
生态环境

7 2019 年6月4日星期二 主编 / 李晨 编辑 / 郭勉愈 校对 / 何工劳 Tel: (010)

62580690 E-mail押cli@stimes.

cn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由中 国主办, 聚焦 空气污染 .近年来, 我国积极 面对空气污染问题, 在应对空气污染方面表 现出了坚定的决心,采取了切实的措施, 而 且在推动自身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 也 致力于帮助其他国家加强行动力度. 与此同时, 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后的全球 气候治理,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对绿色 转型的诉求, 也是当前学界和政府共同关注 的焦点. 为此, 本报特推出专题报道, 以飨读者. 编者按 编者按 改革开放

40 多年, 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 同时,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 展的约束日益趋紧, 资源 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日 益突出. 今年

3 月, 习近平总 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 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 表团审议时强调 保持加 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 量发展新路子 ,指明向 绿色转型是我国未来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 择,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绿色转型是一项涉及 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包括 宏观经济层面的绿色转型 和国家、 区域或城市、 乡村 的绿色转型,中观层面的 产业绿色转型,以及微观 层面的企业或个体的绿色 转型, 目的是使资源、 生产、 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 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 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 重点讨论宏观经济层面的 绿色转型,认为重点应该 从技术、 产业、 金融三个方 面系统推进. 首先,绿色技术创新 是绿色转型的引擎. 解决资源节约、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 护等问题需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生 产、 产业优化同样要依靠技术创新. 企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也 是绿色技术的发起者、 需求者、 集成者和实 施方.当前激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 加 快绿色技术的转移, 要特别重视完善知识产 权制度. 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由追赶型 经济时期的 模仿式创新 走向创新型经济 的 自主创新 , 对保护知识产权的诉求不断 提升;

另一方面, 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很 多技术是属于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领域, 若 无严格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企业倾 向于将这些技术严加保密, 而完善的知识产 权制度反而能够加快绿色技术在企业间和 行业间的转移转化. 此外, 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 很多 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加 强合作,从而促使专利技术以更成功、 更 快捷的方式源源不断地产出并及时进入 市场, 这无疑非常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绿 色转型的速度. 其次, 绿色产业是绿色转型的着力点. 发展绿色产业有三个主要路径:一是 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转型, 要求减少资源消耗 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主要包括制造业、 农业、 能源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传统实体经济产 业的绿色化转型;

二是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 业, 即同样的经济产出伴随较少的资源消耗 或负产品, 主要指生态旅游业、 文化产业这 类知识密集型产业;

三是发展绿色新兴产 业, 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以较少的资源 投入, 获得高产出并与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 产业, 主要包括智能制造、 数字产业、 新能源 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这类产业以 全要素生产率高、 环境影响低、 资源集约利 用高效、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为突出特点, 是 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正在成为当今世界 产业发展的主导. 政府在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早期的培育、 规划和引 导,到相关技术标准的出台及融资支持、 就 业培训、 创业辅导和税收优惠等制定系列支 持措施.未来, 我国应继续加强绿色产业政 策引导, 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 加快培 育绿色新兴产业, 以产业的绿色转型促进经 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 绿色金融是绿色转型的助推器. 绿色金融是指对环保、 节能、 清洁能 源、 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 项目 运营、 风险管理等提供金融服务, 其作用 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技术开发 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 支持绿色科技创 新,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国内外的实践中,绿色金融覆盖了 绿色信贷、 证券市场、 绿色基金、 绿色保险等 金融工具.经济的绿色转型, 需要充分发挥 各类绿色金融工具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 使各种资源倾斜于绿色产业, 提高 绿色项目产业的融资优势, 使环境型、 资源 浪费型企业与绿色产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地位, 迫使高污染行业产能落后行业转型或 退出市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