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2019-09-06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 个人防护、消毒灭菌及 废弃物处理 孙志平

54237286 sunzhiping@fudan.

edu.cn 以前的实验室… 现在的实验室对个人防护有了新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护三原则 生物安全防护三原则 ?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 :

1 1.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

2 2. .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 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

3 3.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与规程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与规程(SOP) (SOP)等方 等方 面采取综合措施 面采取综合措施 - -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 -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污染 操作者 - 实验室设施/设备(二级防护) - 个人防护(一级防护) - 技术规范 - 消毒及废弃物处理 保护操作者 保护样品 保护环境 操作样品 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标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标 生物安全实验室意外感染的应对 生物安全实验室意外感染的应对 实验室感染链 感染源 泄露途径 传播途径 接种途径及感染剂量 宿主易感性 潜伏期 操作/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PPE) 免疫接种 临床监测 感染过程应对措施 感染源的重要传播途径 感染源的重要传播途径- -气溶胶 气溶胶 ? ? 气溶胶是由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液体及固体颗粒悬浮于 气溶胶是由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或液体及固体颗粒悬浮于 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多体系,可长时间悬浮于空 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多体系,可长时间悬浮于空 气中.它们的粒子大小约在 气中.它们的粒子大小约在100 100- -10000 10000纳米之间,属于粗 纳米之间,属于粗 分散物系. 分散物系. ? ? 气溶胶能够携带烟尘、花粉、 气溶胶能够携带烟尘、花粉、微生物(细菌、病毒) 微生物(细菌、病毒)等. 等. ? ? 产生来源:火山喷发、海水飞溅、汽车尾气、动物呼吸等 产生来源:火山喷发、海水飞溅、汽车尾气、动物呼吸等 等. 等. 实验室气溶胶产生途径 实验室气溶胶产生途径 ? ? 移液器、注射器 移液器、注射器 ? ? 漩涡搅拌、高速离心 漩涡搅拌、高速离心 ? ? 开启压力容器 开启压力容器 ? ? 超声粉碎 超声粉碎 ? ? 组织研磨 组织研磨 ? ? 加热接种环 加热接种环 ? ? 动物鼻内接种 动物鼻内接种 ? ? 更换动物垫料 更换动物垫料 减少气溶胶产生 减少气溶胶产生 生物安全实验室意外感染的应对 生物安全实验室意外感染的应对 实验室感染链 感染源 泄露途径 传播途径 接种途径及感染剂量 宿主易感性 潜伏期 操作/设备 个人防护装备(PPE) 免疫接种 临床监测 感染过程应对措施 一一. .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 PPE ) 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 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 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这些器材和用品主要是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这些器材和用品主要是 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暴露于生物危害物质(气溶 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暴露于生物危害物质(气溶 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种物理 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种物理 屏障. 屏障. 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部位 防护部位 防护装备 防护装备 - - 眼睛 眼睛 眼镜 眼镜(安全镜、护目镜) (安全镜、护目镜) - - 头面部、呼吸道 头面部、呼吸道 口罩、面罩、防毒面具、帽子 口罩、面罩、防毒面具、帽子 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部位 防护部位 防护装备 防护装备 躯体 躯体 防护服 防护服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 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 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防护部位 防护部位 防护装备 防护装备 - -手、足手、足 手套、鞋套、靴套 手套、鞋套、靴套 - -耳部 耳部 护耳器 护耳器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 个人防护装备选择原则 - -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根据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级别的生物安 不同级别的生物安 全水平 全水平的实验操作选择个人防护装备. 的实验操作选择个人防护装备. 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十分了解和掌握 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十分了解和掌握 1. 1.实验工作的 实验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和特点 2. 2.实验工作所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 实验工作所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类型 类型 3. 3.正确的 正确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BSL BSL- -1 1实验室 实验室 ? ?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 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 穿工作服. . ? ? 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 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戴手套. . ? ? 必要时 必要时戴防护眼镜 戴防护眼镜. .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 BSL-2实验室 除符合BSL-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2.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 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 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 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 (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 ? BSL BSL- -3 3实验室 实验室 除符合 除符合BSL BSL- -2 2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 1.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 更衣室(或 (或 缓冲间)穿着 缓冲间)穿着背开式 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 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 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 .工作完毕必须 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可 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2. 2.必须戴手套(两付) 必须戴手套(两付). . 在使用传染性物质或已被污染的仪器后,需脱去、换戴外 在使用传染性物质或已被污染的仪器后,需脱去、换戴外 层手套.在使用电话、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文书工作前,必 层手套.在使用电话、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文书工作前,必 须换戴外层手套.一次性手套必须 须换戴外层手套.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先消毒后丢弃. . 3.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 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4.有可能溅出或喷出传染性物质、危险试剂、或进行可能产生 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需使用面部和眼部防护器具,当不 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 护装置. 5.当有程序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处理时,要组合使用适当的操 作人员防护设备(如面罩、呼吸器)和物理容器设备. 谨记不能带着手套离开BSL-3实验室. 所有离开BSL-3实验室的物品必须正确消除污染,并放在干净 的容器或袋子中. 二二. .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 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 ? ?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 ? 消毒的管理与操作 消毒的管理与操作 ? ? 实验室灭菌的管理与操作 实验室灭菌的管理与操作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 概念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 微生物.只能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而 不能完全杀灭微生物.也就是说只对繁殖体有效,不能杀死 细菌的芽孢,有的只起到抑菌的作用.所用的消毒药物称消 毒液.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 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 品,称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 无菌区域.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特点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特点 ?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保障 (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束) ? 物品类型多(固体耗材、液体培养基...) ?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多(消毒剂效力、消毒对象...) ? 消毒效果的最终确认需要较长时间 ? 实施前验证评估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管理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管理 ? ? 制定一个好的消毒灭菌程序或方案 制定一个好的消毒灭菌程序或方案 (plan) (plan) ? ? 按制定的消毒灭菌程序或方案进行操作 按制定的消毒灭菌程序或方案进行操作 (do) (do) ? ? 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监测 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监测 (check) (check) ? ? 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工作 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工作 (advance) (advance) 消毒灭菌方案的制定 消毒灭菌方案的制定 消毒灭菌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消毒灭菌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 ? 1. 1.明确消毒灭菌的目的( 明确消毒灭菌的目的(why) why) ? ? 2. 2.确定对象和目标微生物 确定对象和目标微生物(what) (what) ? ? 3. 3.明确消毒灭菌的时机 明确消毒灭菌的时机(when) (when) ? ? 4. 4.确定消毒方法与选择合适的消毒因子 确定消毒方法与选择合适的消毒因子(how) (how) ? ? 5. 5.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who) (who) ? ? 6. 6.对方案进行评估 对方案进行评估

1 1. .消毒的目的( 消毒的目的(why why) ) ? ? 保护工作人员健康,防止实验室感染;

保护工作人员健康,防止实验室感染;

? ? 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 ? 避免污染环境. 避免污染环境. 2. 2.确定消毒对象( 确定消毒对象(what what) ) 对对象:对实验过程中 象:对实验过程中可能的污染物 可能的污染物应进行消毒 应进行消毒 处理. 处理. 包括各种实验物品、个人防护用品、空气、实验 包括各种实验物品、个人防护用品、空气、实验 室的环境表面、废水、实验室废物和实验人员的 室的环境表面、废水、实验室废物和实验人员的 身体( 身体(特别是手 特别是手)等. )等. 微生物:应考虑对实验微生物有效. 微生物:应考虑对实验微生物有效. 3. 3.明确消毒的时机( 明确消毒的时机(when when) ) ? ? 及时性: 及时性: 实验前:实验仪器、耗材等,保证实验结果. 实验前:实验仪器、耗材等,保证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操作对象,保护操作者. 实验过程中:操作对象,保护操作者. 实验结束后: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及实验人员. 实验结束后: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及实验人员. ? ? 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 简便易于操作,避免使用复杂的消毒方式如同位素、微 简便易于操作,避免使用复杂的消毒方式如同位素、微波、激光等. 波、激光等. 避免影响实验对象,如将实验动物进行紫外照射. 避免影响实验对象,如将实验动物进行紫外照射. 4. 4. 确定消毒方法 确定消毒方法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how how) ) ? 确保有效性:根据目标微生物选择有效的消毒剂. ? 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小:如 如氧化性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作 用,醛类消毒剂具有致癌作用等. ? 使用有许可证件的消毒产品:确认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 产品合格证书等. ? 价格可以接受:消毒剂使用量大,必须考虑成本因素. 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 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 ? ? 病原体抵抗力 病原体抵抗力 ? ? 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 ? ? 消毒因子 消毒因子 ? ? 消毒对象 消毒对象 ? ? 消毒环境 消毒环境 ? ? 消毒时间 消毒时间 ? ? 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 病原体对常见消毒因子的抵抗力 病原体对常见消毒因子的抵抗力 芽胞 芽胞 | |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 | 无包膜病毒或小病毒 无包膜病毒或小病毒 | | 真菌 真菌 | | 普通细菌繁殖体 普通细菌繁殖体 | | 亲脂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 亲脂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 炭疽芽孢 轮状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大肠杆菌 消毒因子 消毒因子 ? ? 物理因子: 物理因子: 热: 热:干热、湿热 干热、湿热 射线、微波和激光: 射线、微波和激光:紫外线,同位素射线 紫外线,同位素射线 过滤、吸附与清洗: 过滤、吸附与清洗:如如0.22um 0.22um、 、0.45um 0.45um孔径过滤膜 孔径过滤膜 ? ? 化学因子: 化学因子: 现配现用的消毒因子 现配现用的消毒因子 商品化的消毒剂:高、中、低效消毒剂 商品化的消毒剂:高、中、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 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如:次氯酸消毒剂、84消毒液(含氯)、过氧乙酸等以 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中效消毒剂 杀灭真菌、病毒及繁殖体 如:乙醇、甲醛等,使微生物蛋白变性,杀灭微生物 低效消毒剂 杀灭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如:季铵盐等,使微生物细胞膜受损杀灭微生物 依据微生物(抵抗力、危害性)选择消毒的方法 1) 芽孢、孢子、分枝杆菌污染:高效消毒法 2) 经血传播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