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9-06-30

e)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对实现国家总体节能目标的重要影响, 重点从新能 源未来产品规划调查基础上,结合新能源汽车能耗水平、产品构成、优惠倍 数以及能耗折算方式等因素进行场景分析, 研究不同场景下新能源汽车在企 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中对整体节能目标影响;

f)根据节能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的场景分析, 研究提出适合 我国的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选项和新能源汽车核算方法, 研究确定我国乘用 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整体节能目标;

g)依据国家对汽车节能工作的要求, 研究确定未来若干年我国乘用车燃 料消耗量控制的基准参数、评价体系和指标要求. h)根据节能技术经济分析及整体节能目标, 对影响标准实施的因素进行 分析,研究提出实现标准整体节能目标的技术路线、配套措施等. 1.3 主要工作过程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修订工作由工信部组织开展,并于2015 年正式启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中汽中心 )作为 牵头起草单位与国内外主要汽车生产企业、 检测机构共同成立标准起草工作 组按工信部的要求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从2015 年10 月召开准备会议开始, 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标准起草工作组 开展了调研走访等前期预研工作,并先后组织召开了六次工作会议;

通过会 -

3 - 议交流和走访系统深入了解我国乘用车企业节能技术应用状态和储备情况 及其对未来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完成乘用车技术状态和燃料消耗量水平 调查、节能技术应用状态及节能潜力调查、未来产品规划调查,通过场景假 设对乘用车节能潜力及成本进行了分析.

2018 年1月-7 月, 分析了试验方法修订与工况切换对节能标准的影响, 提出了应对方案,并最终根据确定了严格程度不变为切换方案的基本原则.

2018 年8月-10 月, 中汽中心在行业内组织开展了针对 WLTP 与NEDC 试 验燃料消耗量对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工作, 并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限值 指标调整方案,形成标准草案. 表1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 时间 会议活动 主要工作

2015 年10 月 第十次会议(准备会议)* 讨论确定标准制定总体工作方案、研究内 容、预期目标及任务安排等.

2015 年10 月-2016 年04 月 企业交流与调研走访 听取整车厂根据试验、研发数据或掌握的信 息从企业视角提出的节能技术路线及标准制 定建议.

2016 年04 月 第十一次会议 调研走访阶段性汇总,梳理关键技术问题, 标准起草工作组正式成立

2016 年04 月-2016 年08 月 数据调查与分析 开展产品规划调查、节能技术应用状态、潜 力及成本调查.

2016 年08 月 第十二次会议 介绍数据调查与分析情况,说明新能源汽车 场景分析方案与初步研究结论.

2016 年08 月-2017 年05 月 节能技术经济分析 结合对

2015 年节能技术应用状态、潜力和 成本的调查结果预测判断

2025 年传统车节 能技术路线、节能效果和成本增加情况.

2017 年05 月 第十三次会议 介绍节能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成果,新能源汽 车核算对总体节能目标影响的场景分析结 论,确定总体节能目标.

2017 年06 月-2017 年10 月 节能技术确认 根据工作组会议讨论情况,在工作组成员内 对部分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与应用潜力做进 一步确认.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