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2018-11-21

1 本文为作者

2015 年6月28 日在云南民族大学于腾冲举办的 中国多民族文学高层论坛 上的发言,此为修订 稿,刊发于《文艺争鸣》2015 年第

11 期.

2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2 程中,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是个关键.1902 年起,流亡日本的政治家及留学生开始接受并大力 传播民族主义理论,使其成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关键论述.这不仅仅是政治主张,还包括了与 之配合的新媒介、新语文、新文学.在这个逐步演化的过程中,原本不太自觉的少数民族语文及 文学,得到很好的培育与滋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政策的制定,各主要少数民族均拥有独 立的报章、出版、学科乃至院校,加上中央一级的中央民族学院(后改为 中央民族大学 ) 、少 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民族文学》杂志等,更是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 少数民族作家或直接采用本民族语文写作,或双语写作,或在汉语书写的作品中凸显本民族的生 活情趣与审美特性.这里有政府的号召、民族的自觉、市场的影响等,不能一概而论.而强调民 族间的差异性,对作家来说是把双刃剑,在凸显本民族文化立场的同时,也可能使原先富有弹性 的民族关系变得过分清晰,乃至有点僵硬了.这里谈的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对与错,而是由于长期 的积累,汉语书写的文学作品拥有更为丰厚的资源,不该因政治立场而刻意疏远. 第四,谈民族问题,必须古今有别.我们曾经因过分强调 政治正确 ,生搬硬套,付出了 惨痛的教训.比如,用今天的民族政策来衡量古代文学作品,争论《四郎探母》能不能演出,文 天祥的《正气歌》要不要表彰,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是否破坏民族团结等.现实生活中, 大家也都记得大剧作家曹禺撰写《王昭君》的教训――不是不能翻案,只是不该让文学创作成为 现行政策的注解.作家如此,学者也不例外.谈及古人的思想与文章,借用陈寅恪的说法, 应 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切忌套用今天的民族政策.近年学界的风气,倾向于全力以赴地挖 掘很可能作家本人意识不到或刻意遗忘的少数民族身份,并大加阐释.出版商及评论家更是众口 一词,以文学史考定少数民族作家的数量论英雄,如此渲染 创新之处 ,我不无疑虑.除非作 家有明确表态, 或在作品中隐约透露, 否则, 没必要为每个古代作家确认民族身份. 原因是, 中 华民族 本就是逐渐形成的,所谓匈奴后裔或鲜卑后裔,若只是血统而无文化认同,不必过于拘 泥.不管先辈来自哪个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若干代以降,很可能就只会用汉字阅读 与书写了. 第五,如何处理专题研究与文学史书写.谈具体作家,怎么考证都没有问题,越详细越好;

至于撰写文学史,轻重缓急、大小详略之间,大有讲究.很可能你考了大半天,证据确凿,但无 关大局, 对文学史书写没有任何影响. 这里牵涉价值判断――文学史家考量的, 首先是文学成就, 而后才是思想立场、民族认同等.陶渊明诗文之所以被我们世代传诵,与其溪族出身基本没有关 系.对此话题,专题考辨(如陈寅恪的《魏书司马贝褡逄跏椭ぜ巴坡邸 《陶渊明之思想 与清谈之关系》 )多多益善,但文学史则只能一笔带过.之所以发此感慨,因近年参加各种文学 史、文学读本及大百科全书编写或修订的座谈会,与会者往往纠结于如何发掘汉语写作的少数民 族作家,以及怎样将其纳入文学史框架.传统中国文学本是多元一体,流转变迁中,民族身份和 文化认同历来比较模糊, 且有很大的弹性与空间. 着力为两千年中国文学史上无数作家编列档案, 确定其种族及文化认同,这工作可以做,但不是文学史研究主要的突破口.我这里说的是采用汉 语书写的作家,至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且采用母语写作的作家及作品,如何组织力量翻译 及评论,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倒是值得认真经营的. 第六,关于文学史的多样性.自1903 年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新式学堂采用 文 学史 ,而非传统的 文章流别 ,此后百年,文学教授们各显神通,编纂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 学史》 .何为 中国文学史 讨论的对象?最初的设想很简单,那就是 中国人 用 汉语 撰 写的文学作品.如今,这两大标准都受到了严肃的质疑.这里暂时按下 中国人 不表,单说这 汉语书写 .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采用汉语书写(如元稹、白居易、纳兰性德) ,早就进入了 《中国文学史》 ,最多只是局部调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