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8-09-30

3 个或

3 个以上的 B 型或 C 型夹杂物排成一列,且平行于热加工轴,列与列之间相距不超 过15?m,一列内任意两个相邻的夹杂物间距不小于 40?m . 3.2.6 最差视场评定――通过给试样表面某处各类夹杂物最严重的视场赋 值来评定试样中各类夹杂物的方法.

4 意义和使用 4.1 这些试验方法包括

4 个宏观、5 个微观试验方法,它们是用来描述钢 中夹杂物含量和试验结果的程序. 4.2 夹杂物是以尺寸、形状、密集程度和分布状态,而不是以化学成分为 特征的.尽管化学成分尚未确定,显微试验法已把夹杂物归入几种化学成分相似 的某一类物质(如把硫化物、氧化物和硅酸盐――最终归为氧化物一类).第12.2.6 条描述了更容易分辨夹杂物的金相照相技术.用该技术检测到的是分布 于试样表面的夹杂物. 4.3 宏观试验法相对显微试验法来说,能测定更大面积的表面,而且由于 其检测是肉眼可见或低倍的,因而它们更适合于检测大夹杂物,而不适于检测长 度小于 0.40mm 的夹杂物.但它不能分辨夹杂物的类型. 4.4 显微试验法用来表述某些夹杂物的特征,这些夹杂物因脱氧或在固体 钢中溶解度有限 (成为析出夹杂物) 而形成. 这类夹杂物在几何外形上, 如尺寸、 形状、密集度和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而在化学成分上无特殊性.显微试验法 并非用来评估外来夹杂物(如熔渣或难熔物),也不是评估碳化物、碳氮化物、 氮化物、硼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的,尽管有时也用于后者. 4.5 由于许多给定钢中的夹杂物数量随位置而异,钢坯必须进行统计抽样, 才能测确定其夹杂物含量.抽样数必须与钢坯尺寸和特性相符合.由于自动图像 分析法能够进行更准确的微观评定,因而对夹杂物很少的材料,适用于自动图像 分析法(见ASTM E1122). 4.6 宏观和显微试验法的结果可以作为材料外运凭证, 但不能作为接收或拒 收材料的依据.这些试验数据的评判标准可见 ASTM 产品标准或用户与厂方的协 议. 4.7 这些试验方法计划用于锻造金属件.由于没有规定最低变形量,故这些 试验方法不适用于铸件和少量加工件. 宏观法

5 宏观试验法 5.1 概述 5.1.1 微蚀试验――该试验用来显示夹杂物含量和分布, 这些夹杂物通常分 布于横截面或与轧制、 锻造方向垂直的截面. 一些实例也进行了纵截面上的检测. 在需要检测区域切取并加工一截面,用合适的腐蚀剂腐蚀.通常使用的腐蚀剂为 盐酸和水在 71~82 ℃的混合溶液,正如本试验名称所示,腐蚀后,用肉眼或低 放大倍数即可看出被腐蚀表面的夹杂物. 有关本试验的详细内容可见 ASTM E381. 对有疑义的结果应通过显微法或其他方法确认. 5.1.1.1 用5.1.1 的方法,硫化物表现为浸蚀麻点. 5.1.1.2 这种方法只能检测大块氧化物. 5.1.2 断口试验――该方法用于确定厚度约为 9~13 mm 的硬化工件断口上的 夹杂物.本试验基本用于钢的分析,因为钢才有可能达到约 60HRC 的硬度,而且 其断口的晶粒尺寸可达

7 级或更细. 试样外部不能有过量的导致断裂的凹槽或划 痕.断口最好在通过工件轴心的纵向上.用肉眼或放大约

10 倍即可检测夹杂物 的长度和分布.回火色或发兰能够有助于对断续状氧化物的判断.ISO

3763 为 断面夹杂物的评定提供了一种图示法.实例表明,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长度仅为 0.40 mm 的夹杂物. 5.1.3 台阶法――该试验方法用来评定轧钢或锻钢加工面上的夹杂物. 按规 定的在表面下的直径加工试样.在良好光照度下,肉眼或低放大倍率即可观察到 夹杂物. 有时也把试样加工成更小的直径, 以便检测原直径试样后做进一步检验. 该试验一般用于检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