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2017-11-16

7 观经济走势,综合考虑本期债券的投资期限和资金收益的匹配.

二、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或交易对手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 足额履行偿还债务 义务而违约的风险. 对策:政策制定方面,我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制定发布年度 业务经营风险偏好策略、年度授信投向政策,对行业投向、区域投向、客户 及产品政策投向提出组合管理要求,引导业务有序发展.在确保资产质量总 体稳定的前提下, 适度提高对创新业务的风险容忍度, 促进业务结构的改进, 推进实现转型发展.建立风险偏好、信贷政策执行评价报告制度,监测、报 告政策执行情况,提出纠偏对策. 授信管理方面,重点推进授信管理各项基础性工作,优化审批流程、规 范审批标准、确保审批工作质量.制定行业、产品的审贷标准,统一并优化 授信审查模板,进一步推动授信审贷标准化建设.推进同业授信管理机制建 设,构建同业授信管理制度体系.在授信审批过程中,对绿色环保类企业开 辟绿色审批通道,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等企 业严格限定授信对象和授信总量, 根据监管要求严格控制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新增, 加强中长期贷款占比、 房地产贷款占比控制, 从源头上加强结构调整. 风险预警方面,我行制定风险识别、报告、处置的预警流程,完善客户 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风险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和贷后检查制度,尽早识别、 控制和化解风险.针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长期贷款等重点 风险领域,以及贷款新规执行情况、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执行情况、信贷资金 流向、五级分类偏离度等重点监管领域开展现场检查.加强风险管理报告制 度建设,扩大报告覆盖范围.建立动态压力测试工作机制,对房地产、地方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重点领域持续进行压力测试, 提升压力测试结果对实际 工作的指导作用.

8 资产保全方面, 我行对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加大风险化解和清收压缩力 度,建立了对大额不良资产从风险化解方案制定、资产保全措施落实和动态 跟踪反馈推进的全程责任机制, 建立了对特别关注贷款风险化解工作提前介 入的工作机制,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加强已核销贷款清 收考核,督促落实账销案存的日常管理措施,取得积极成效.进一步加强资 产保全业务制度建设和基础管理,推进风险系统保全模块升级和上线工作, 不断加强对新业务领域风险管控和化解方法的研究. 2.市场风险 价格(利率、外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我行 表内或表外项目发生损失的风险. 对策: 发行人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和汇率风险. 在交易账户方面, 发行人的外汇做市商交易严格限定在各类敞口限额之内,主要持有远期(掉期)类外汇衍生交易的市场风险敞口,复杂和奇异类衍生工具因实行背对背 平盘,并不产生市场风险敞口;

在银行账户方面,发行人持有的本、外币债 券的利率风险、 敏感性分析以及全行汇率风险敞口等指标均体现在发行人定 期编制的市场风险报告中. 我行已建立了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并根据业务发展不断提高市场风险管 理水平和对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能力.我行主要通过每日 风险价值计量、返回检验、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限额管理等手段对交易 账户进行市场风险管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