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7-09-17
提要世之谈「?国」者,莫不以其战局诡谲、英雄辈出而津津乐道,关云长「忠义」形象、诸 葛孔明「智谋」风、曹孟德「奸巧」样貌,?皆历历如绘、千古传诵,成为根深柢固的题材 象徵,然此实多受罗贯?《?国演义》影响, 《?国演义》者, 「小说」之类也,班固《汉书.

艺文志》尝言「小说家者流,盖出於稗官.街谈巷语、道涂说者之所造也」 ,可知小说产生, 必?不少虚妄不实、加油添醋的成分,且《?国演义》原?《?国志通俗演义》 ,意指本在陈寿 《?国志》的基础?为通俗大众做延伸演绎,故为创造精采情节以期能受阅者、者青睐,而平 添许多耸动、夸张、刻意、矫饰等内容,距离史实,似又远矣. 是以,欲全盘准确掌握动?却混乱的?国史实,必回归陈寿《?国志》 ,明其内容,方能知 当时之发展. 《?国志》在陈寿撰?之前,已?草稿,王沈《魏书》 、鱼豢《魏略》 、韦昭《吴书》 说明魏、吴当时已?「史」 ,蜀仍无史,故陈寿?行采辑,仅得㈩㈤卷, 《?国志》乃私修断化 分国史,原是《魏国志》 、 《蜀国志》 、 《吴国志》?书单独流传,?北宋咸平㈥年已合为?书, 陈寿因「年号接续」和「担任西晋著作郎」考量,而以魏为正统,体裁虽犹属「正史体」 ,然? 作方式又异於司马迁《史记》的「通史」 ,以及班固《汉书》的「断?」 ,紧扣著?国时?可分 可合的?性,开创出「纪传体」的新面貌. 然《?国志》 「失在於略,时?所脱漏」 ,故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补?,博采群说,分入 书?」 ,裴松之奉诏后,广徵书目达?百余部,以对《?国志》进行「补阙」与「备异」 ,又仿《史记》 「太史公曰」形式,或裴氏??,或引用孙盛、何?等㈩??家评论,以「惩妄」 、 「论辩」 《?国志》谬误处,体例可谓精矣!?成之后,其篇幅甚?直逼陈寿《?国志》 ,遂?晁公 武《郡斋读书志》认定裴松之《?国志?》 「多过本书数倍」的说法,故此重以鼎文书局所出版 之新校标点本《?国志》 ,分别针对陈寿原书与裴松之?文逐字计数,统计得出每卷与全书总计 字数,从而求得两者间互辅互助之正确关联.并逐卷分点出裴氏?文之参考书目,藉以呈现当 时卷籍繁类之盛,和裴氏研究心力之广,期许在此脚踏实?之研究?,还原?国时?真实样貌, 并破除罗贯?《?国演义》迷思,给予陈寿《?国志》与裴松之《?国志?》应?的史?高度. 作者简介 余志挺,民国㈥㈩?年??㈩㈨?生,肖虎. 国立台湾师大?国文?系硕士. 儒家思想、道家气度、墨家生活. ?术研究深受尤雅姿老师、林安梧老师、林i乾老师影响;

家庭氛围则因?爱妻张龄文与爱? 余芝晴的支持而倍感幸福. 曾发表〈阮籍文??「象徵」修辞格的运用与意涵〉 ( 《东方人文学志》第一卷第一期) 、 〈从死 亡体会阮籍的儒道冲突〉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王阳明的生死念头 与相关议题〉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未尽的?媛?从魏晋贤媛到现 ??媛〉 (翰林《文苑天地》第三十五期) 、 〈尽道而死的孟子命观〉 (龙腾《国文新天地》第 十五期) 、 〈台湾文?的递变〉 (翰林《文苑天地》第四十一期)等单篇论文. 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 研究步骤与

4

第二章 《三国志注》的作者・11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