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4-09-20

3000 家公 益机构用户和 2.6 万个公益个人用户, 他们已构成了中国公益新媒体的中坚 力量, 关注自然环境保护、 野生动物保 护的公益新媒体越来越多. 在此次参加2016 年中国公益新媒体 蓝V沙龙 的60 余家机构中,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媒体与活动部 经理吴楠就刚刚结束的

2016 年#地球 一小时#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做了简要 分析. 新媒体传播最大的效果是让更 多的人真正参与到活动中, 真正实现 节能效果. 吴楠说. 同时, 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乔乔 分享了其在环保题材电影拍摄过程中 的经历, 以及环保领域的新媒体传播 经验. 另据 了解,此次 蓝V沙龙 启动了 中国公益新媒体联盟 ,并表彰了过去3个月来在新媒体公益领域做出卓越成就或有飞跃发展的

8 家机构.

2014 年至今, 针对废气国控自行 监测信息的不真实、 不完整及超标问 题, 绿石 与江苏各级环保部门、 企业 进行了频繁沟通. 绿石 向95 家国控 企业寄出126 封环保提示信,仅有34 家企业进行有效回复. 从沟通结果来看, 绿石 发现: 大 部分超标数据都属于异常数据 (并不 是真正的超标数据) , 数据公开的有效 性没有得到保证.由于企业并没有在 江苏 平台 上对超标数据进行说明备 注, 导致超标数据与异常数据无法得 到有效区分.为此, 环保部门、 企业都 投入了较多精力, 核实及解释这些异 常数据. 同时, 绿石 还发现, 不同的企业 对平台运维和后台操作存在不同的情 况, 大型企业, 比如国企和央企, 人员配 备较齐, 有固定的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

中小企业则没有专门人手, 往往由其他部 门兼职上传相关信息和数据, 所以在操 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015 年, 环保组织开始对江苏 平台 的超标数据进行研究, 并向环保部 门举报超标严重的企业, 虽然环保组 织已经对数据进行分辨, 但仍然无法 有效地排除启停炉、 仪表矫正等导致 的异常数据. 随着对国控企业的关注,未来越来越多环 保组织和公众将参与到自行监测信息的监督上,如果不解决异常数据与超标数据的区分问题,不保证信息公开的有效性,环保部门会被卷入大量的无效监督举报中,应接不暇. 但在与企业的接触中, 绿石 发现, 部分企业不知道如何操作江苏 平台 , 声称江苏 平台 上的信息不由企 业维护.企业对 平台 不熟悉甚至不 知晓, 直接导致企业不能对 平台 的 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有效维护. 对此, 绿石 希望,一方面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主体责任;

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平台上备注一栏,及时澄清数据异常的原因,方便公众了解企业污染治理情况. 南京市环保部门与环保NGO召开沟通会 真诚面对质疑 畅通诉求渠道 2016年绿色公民 行动启动 公众可以参加植树造林,探访湿地和自然保护区 公益新媒体 蓝V沙龙举行 环保微公益备受关注

本报记者徐小G 实习记者王莎 针对部分企业存在自行监测数据疑似造假的问题 环保部门反应较为积极且做了反馈 针对这些可能存在自行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企业, 绿石 同时向江苏省13 个市环保局提出核查申请.目前,南京、淮安、连云港、南通等地环保局做出了积极反应,其中南京市环保局会同市环境监察总队,召开通报会,向 绿石 沟通排查结果. 建议一 发挥备注解释说明作用 针对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工作,由于做得比其他企业好与不好, 并不会 得到差异性的对待 (如奖励或处罚) , 企业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积极性 极低, 大部分企业都处在观望和 随大 流 的阶段. 企业主体责任不凸显,导致环保部门被迫为企业代言.长期以来中国 的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一直由环保部 门单方面主导, 而作为排放主体的企 业却完全被湮没在背后, 更谈不上企 业环境信息的主动公开.为保证企业 开展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的工作, 环保 部门为企业搭建 平台 , 但使用效力 还远未得到充分体现. 企业希望,环保部门能提供明确的信息公开指导,以便依法进行公开,但相关法律法规仅规定公开内容, 仍需要对公开的操作方法进行具 体说明. 由于国控废气排放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不凸显, 公开 信息仍存在不准确、 不完整的情况, 需 对企业进行引导和鼓励. 安艳丽说. 建议二 建立奖优罚差机制 绿石 此次环境信息公开申请 活动的对象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