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2013-10-14

三、 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 用的建议 一是围绕一个中心: 为南川经济社会发 展服务.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 大力发展 红色旅游, 是南川实施旅游立区战略的重要 支撑, 是推动南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 手段.在进行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过程中, 考虑是否有利于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坚持 保护为主、 抢救第

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 的原则, 坚持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与党史宣传 教育相结合、 与红色旅游开发相结合.正确 处理城乡建设与遗址保护利用的关系, 加强 领导, 科学规划, 加大投入, 完善机制, 明确 责任, 强化管理, 竭力抢救修复, 注重开发利 用, 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在党史宣传教育、 红 色旅游、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编制 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二是明确一个主体: 落实党史部门的主 管职责.目前, 我区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 在对革命遗址、 遗迹等红色资源、 资产的管理 职能、 职责不清的情况, 保护、 管理的主体单 位不明确, 亟需理清部门职责, 明确革命遗 址、 遗迹等红色资源的管理主体.我区可从机 构职责上明确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主管部 门, 并从人员编制、 保护经费等方面予以配套. 三是抓好一个关键: 设立专项保护经 费.要对全区所有革命遗址进行标识, 通 过树牌立碑介绍有关事迹, 传承历史教化 后人.要对有关革命遗址进行修缮、 恢复, 按革命遗址的重要性和保护急需程度 每年安排 3~5 个.要对私人占用的革命 遗址进行产权回购, 如东街古承铄故居、 大观镇张鸿沉故居、 合溪镇韦奚成故居等 由于烈士无后代或后人移居外地, 致使故 居产权卖与他人, 可用革命遗址保护专项 经费回购房屋产权, 重新加以修缮、 保护, 使之成为对公众开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四是严格三个程序: 普查、 规划、 建设.对全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进行科学 合理的规划, 以免保护利用的随意性, 杜 绝可能产生的重复建设、 资金浪费等问 题.对需要修复、 建设的革命遗址梯次推 进, 对重要和急需保护的优先实施. 五是重视两个手段: 提升等级、 强化宣 传.首先要提升革命遗址保护等级, 命名和 建立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党史教育基地.要 多渠道提升重要遗址的保护等级, 争取纳入 市级和国家级保护范畴.其次要强化宣传 教育,借助报刊、 电视、 网络等媒体对革命遗 址进行广泛宣传, 让更多的干部、 群众了解 革命遗址的精神内涵和巨大价值, 使保护革 命遗址成为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相关部 门和乡镇要利用清明节、 建党节、 建军节和 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 对当地的革命遗址 进行深入宣传, 组织党员、 干部、 青少年学生 进行缅怀纪念, 注重发挥革命遗址在爱党爱 国爱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激发南川人民的 自信心和干事创业的豪情. (作者系区党史方志办副主任) 传承好红色遗产 吴东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 一个民族的 魂, 具有凝聚、 整合、 同化、 规范社会群体 行为和心理的功能, 有着其他社会元素无 法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 加强农 村文化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 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 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中央提出的 促进 乡风文明 ,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其实质就 是要构建以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 特征的新农村, 不断塑造有知识有文化的 新农民.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 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 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在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 文化中心户 逐渐成为知识传播的 大学校 , 信息交流 的 交换台 , 技术推广的 农技校 , 民情 收集的 前哨所 , 农民自娱自乐的 俱乐 部 , 承载农村先进性文化大发展.发挥 好文化中心户在新农村发展的作用, 发动 群众支持, 激发百姓参与, 推进农村文化 中心户健康发展,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 村文化建设.因此, 推进文化中心户建 设, 是我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助推农 村文化大发展的基石. 第一, 推进文化中心户建设, 是构建 农村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目 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 发展阶段, 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 经并继续发生历史性的巨变.这种以新 的生产技术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为特征 的生产方式的形成, 以新的观念和新的行 为为特征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是我国农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形 成和发展, 离不开集现代科技、 教育、 卫生 以及法律制度、 思想观念、 伦理道德等新 文化这个大背景, 以及以它为内容的文明 成果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 没有农村 的新文化建设, 就不会有新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的形成, 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就 不能实现. 第二, 推进文化中心户建设, 是培养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建设新农村, 农民是社会主体, 是基本力量.培养一大 批有知识的文化型农民, 是逐步消除城乡 二元结构, 实现农村现代化、 促进乡风文 明的重要保证.但是, 目前农民的文化素 质还很低, 我村3752名农民中初中及以下 文化程度占 84.6%, 近八成农村劳动力的 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直接制约了农业产业 化进程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推进农 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促进农村良好社会 风气的形成, 关键是要靠有知识有文化的 新型农民, 而这又需要通过长期的文化熏 陶才能实现的.因此, 注重对农民的知识 教育、 技能培训以及道德伦理的灌输, 提 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培养造就有知识、 懂 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不仅是新农村 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而且是推进新农村 建设的治本之策. 如何发挥好文化中心户在农村文化 建设中作用, 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也是一项涉及经济建设、 民主建设、 和谐 社会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工程, 应采取有 效措施加以全力推进.农村的文化确实 不同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可以依赖于 昂贵设备投入和商业化的操作, 是物质化 的甚至过分物质的追求. 一要抓住农村特色, 因地制宜, 引导 基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不搞 一刀切 , 注重挖掘各种家庭的潜能, 根据其自身的 文化特点和爱好, 因地制宜地进行引导、 培育, 通过一家一户千姿百态的文化 绿地 , 带动整个基层群众文化的蓬勃发 展.农村的文化确实是另一种情境.简漏、 粗放是其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是纯朴, 真诚和简单.所以伴随这种文化基础上 的文化活动也就要求自然、 简单、 直白和 不过分依赖设备.比如唱歌, 基本要求是 要声音大、 直白, 不能过分扭怩, 同时色彩 要鲜亮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