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yy888555 2013-02-23

5 次暴露,包括 a) 有1次暴露中试样未经甲醛溶液浸泡;

b) 有1次暴露使活菌总数至少减少到初始接种量的 0.01%,且存活菌量大于 50CFU;

c) 在a)和b)两次暴露间隔中至少有

3 次暴露. C.3.3 每2次相邻暴露的时间间隔应相等. C.3.4 每次测定中每次暴露所用的染菌载体应不少于4个,每次暴露必须采用数目相同的同样的试样. C.3.5 每次暴露后,按C.2.4~C.2.9 对试样进行处理. C.3.6 用所得的全部存活菌数的常用对数值,对时间 (min) 作图,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确定 最佳线性曲线.回归分析时不应包括原先接种细菌数 0.51og 范围内的存活数据点.计算所得直线斜率 的负倒数值,即等于以分钟表示的D值,数据举例见表C.1. C.3.6.1 最佳线性曲线斜率按式(C.1)计算: C.1) WS/T 651―2019

9 式中: m ――最佳线性曲线斜率;

n ――数据点之和;

G ――存活菌数的对数值与暴露间隔时间的乘积之和;

A ――暴露间隔时间之和;

B ――存活菌数的对数值之和;

C ――暴露间隔时间平方之和. 表C.1 用微生物存活曲线法测定 D 值数据举例 存活菌数a y 暴露间隔 (min) =t log10y t2 t(log10y) (log10y)2 y1 t1=0.0 log10y1 (t1

2 )=0 t1(log10y1)=0 (log10y1)2 y2 t2 log10y2 (t2

2 ) t2(log10y2) (log10y2)2 y3 t3 log10y3 (t3

2 ) t3(log10y3) (log10y3)2 y4 t4 log10y4 (t4

2 ) t4(log10y4) (log10y4)2 y5 t5 log10y5 (t5

2 ) t5(log10y5) (log10y5)2 定义变量 A B C G E 注:回归分析时不应包括0.5 log10y1范围内的存活数据点 C.3.6.2 D值按式(C.2)计算: C.2) C.3.7 所得存活菌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8.线性相关系数按式(C.3)计算: C.3) 式中: E ――存活菌数的对数值平方之和. C.4 用部分阴性分析法计算D值C.4.1 试样暴露于C.1规定的暴露条件下. C.4.2 至少有5种暴露,包括: a) 所有测试样本在

1 种暴露条件下均生长;

b) 部分测试样本在

2 种暴露条件下生长;

c) 所有测试样本经

2 种暴露条件相继暴露后均不生长. C.4.3 每2次相邻暴露的时间间隔应相等. WS/T 651―2019

10 C.4.4 每次测定中每次暴露所用的染菌载体应不少于20个,每次暴露应采用相同数目同样的试样. C.4.5 每次暴露后, 试样接种含中和剂的增菌液, 按生产厂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后观察结果, 数据示例见表C.2. C.4.6 D值的计算 C.4.6.1 有限Holcomb-Spearman-Karber法(LHSKP),灭菌的平均时间按式(C.4)计算: C.4) 式中: UHSK―― 达到无菌生长平均时间;

Uk ―― 样本不生长的首次暴露时间;

d ―― 暴露的时间间隔,各间隔完全相同;

n ―― 每次暴露的测试样本量,要求每次暴露的样本量相同,如均为20个;

N0 ―― 通过总活菌计数法(见附录B)获得的每个指示剂活菌计数的平均值;

――U2到Uk?1之间包含的阴性样本数的和. C.4.6.2 D值平均数按式(C.5)计算: C.5) C.4.6.3 方差按式(C.6)计算: C.6) C.4.6.4 标准差按式(C.7)计算: C.7) C.4.6.5 D 值95%的可信区间(p=0.05)Dcalc按式(C.8)计算: C.8) C.4.6.6 D值可信区间上限按式(C.9)计算: Dcalc上限 C.9) C.4.6.7 D值可信区间下限按式(C.10)计算: Dcalc下限 C.10) WS/T 651―2019

11 表C.2 LHSKP 测定 D 值数据示例 暴露于消毒剂的时间 t 暴露的测试样本量 n 测试样本中未生长的数量 ri t1(U1) n1 r1(r=0)a t2 n2 r2 t3 n3 r3 t4 n4 r4 t5(Uk-1) n5 r5 t6(Uk) n6 r6(r= n) t7 n7 r7(r= n)a 注:如果经过U1暴露(如没有阴性样本,r=0),且经过相继暴露的UK所有重复试验均为阴性(r= n) (如都不生长),则测试为有效. C.5 D 值的验证 C.5.1 ST 值验证 D 值将50个试验样本放入C.1 规定的暴露条件下,暴露时间设定为计算出的ST值,暴露完成后,将样 本取出接种含中和剂的增菌液,按生产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后观察结果. C.5.2 KT 值验证 D 值将50个试验样本放入C.1规定的暴露条件下,暴露时间设定为计算出的KT值,暴露完成后,将样本 取出接种含中和剂的增菌液,按生产商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后观察结果.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