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2-12-17

1 1 ・ 益降低.比如, 有线电视设备的出现使对有线电视用户收费成为可能[ 11], 现实中也已经实现了市场 作为有线电视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英国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 反映了鼓励和引导由市场提供 公共产品的倾向. 不过, 市场作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效率优势弥补 政府失灵 的同时又 会出现 市场失灵 .因为根据公共利益理论, 当市场中某种产品存在外部性、 公共产品属性或信息 不对称性时, 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供给就将偏离社会最优均衡状态, 从而导致 市场失灵 [ 13]. 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先后出现 政府失灵 和 市场失灵 的情况下, 伴随着第三部门的成长, 以 第三部门为供给主体的自愿供给具有弥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 组织 结构和供给方式更加灵活等优势.由于第三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 且以非营利 为目的, 工作人员大多是基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志愿免费服务, 较少地利用自己在信息不对称 中所占的优势来谋求利益最大化, 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损失, 同时满足公众的 多元化需求, 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弥补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 11].政府在政策上鼓励 慈善组织的发展、 鼓励慈善捐赠, 使得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 参与社会管理方面发挥越来 越大的作用.当然, 自愿供给同样存在 自愿失灵 的问题. 简言之, 奉行 小政府、 大社会 的原则, 发达国家已形成政府、 市场及自愿供给主体按照各自的 方式供给公共产品, 在相互弥补 失灵 的基础上, 构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相对均衡的多元化格局.

(二)中国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演进 由于历史原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很长一段时期内, 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承担了几乎所有公共产品的供给, 没有市场机制或其他机制的参与.当时公共产品的供给比较 充分地体现了公平原则, 但是受国家财力的限制, 供给的效率很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政策促使经济迅速崛起, 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 而政府 的财力又相对有限, 由政府供给所有公共产品已不现实.与此同时, 随着市场化制度建设的不断完 善, 民营资本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壮大, 有能力并且愿意参与到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如20 世纪

90 年代, 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尝试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改革包括: 放松公共产品进入管制, 降低进入壁垒;

放松价格管制, 允许利用收费方式弥补供给成本[ 14].由于这 方面的尝试刚刚开始, 因此 市场失灵 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如: 在教育制度和医疗制度改革方面, 出 现了老百姓 上学难, 看病难 的社会问题.另外, 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私有财产基础日益增厚, 个人 或组织出于人道主义、 实现自身价值及追求更高边际效用(增加同样的财富给穷人带来的边际效用 要高于给富人带来的边际效用) , 将其中一部分财产直接捐给受捐者或通过慈善团体间接捐给受捐 者, 推动了以自愿为基础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随着慈善规模的增长、 受捐人数的增多及受捐范围的 扩大, 慈善捐赠就受捐者来说已演变为一种公共产品, 为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人群提供救济保 障,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政府失灵 和 市场失灵 所造成的缺陷.但是, 由于制度建设落后, 供给 规模的扩大, 慈善团体的所有者监督缺位、 内部治理不完善、 市场监管缺位等导致了社会对慈善团体 的不信任.另外, 慈善团体本身也存在运行低效率以及慈善资金运用低效能等问题.中国的公共产 品供给主体初步呈现了政府供给、 市场供给及自愿供给多元化的局面, 但是政府仍然居于绝对主导 地位. 政府、 市场和自愿供给公共产品可能出现的某些负外部性, 决定了国家治理的作用绝不是可有可 无的.同时也不能因为供给主体会产生某些 失灵 而彻底否认这三种供给主体的作用, 相反需要政 府对其正确引导、 加强监管.在社会的各种力量中, 政府最能也必须充当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通过 对国家、 市场和自愿供给公共产品的行为进行监管, 促使其在效率和公平之间、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之间寻求平衡.可见,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及每一种供给主体可能出现的 失灵 , 客观上要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