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2-12-17

晚上, 在家里读写, 卧室里的一张书桌、 一 台手提电脑就是我的书房.这时候互 联网已经普及,世界成了地球村,我 的藏书除了书架上的纸质图书以外, 网络成为我研究境外语文教育巨大的 信息资料库.我35万字的书稿 《美国 语文教育》 就是在办公桌和互联网这 样的书房里完成的.

10 年后, 我们终于搬进了自己的 房子, 拥有了真正的书屋, 但我仍然喜 欢流动的书房.卧室里一张圆桌, 摆上 电脑, 是我的读写处;

客房里没有客住 的时候, 也是我的书房.家里所有的书 柜里都塞满了我的书, 还有很多研究资 料存储在互联网的云端, 能够及时更 新, 方便检索, 随时提取.我的几本拙 著、 百篇论文及游记随笔共计100多万 字的文稿, 皆出自流动书房. 容膝易安随处可, 不须三径羡归 来 .流动书房最大的好处是随处可 读, 随时可写, 而且不断地教你如何知 止, 练就你的定力, 让你体会并且懂得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 虑, 虑而后能得 的真正意味.一本新 书, 一杯清茶, 让你随时随地享受读书 爽口的滋味, 毕竟读书乃天下第一等好 事. 如今, 走过不惑, 已知天命.洗尽 铅华, 去除芜杂, 抛却累赘, 轻装上路, 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在流动的书房 里, 且歌且行且从容. (作者系深圳市宝安中学高中教师) 我的流动书房 我的流动书房 王爱娣 我与书房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 国家图书馆 VR诵经典 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 字阅读的多媒介互动展示, 用引人入胜 的沉浸式体验带来创新阅读方式.像 这样的 VR+书 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 逐渐泛在化, 我们目前面临的阅读是多 种媒介融合的, 随着智能化发展越来越 迅速, 我们的身体本身也许也会成为一 种媒介.比如, 有考场规定考生不允许 戴谷歌眼镜, 因为谷歌眼镜可以自动摄 录试卷内容并联网解答, 影响考试公 平.当我们还在感慨数字化的阅读方 式已经悄然超越传统方式时, 似乎忽略 了这种跨媒介阅读其实已经改变了我 们的阅读 姿势 . 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阅读 首先改变的是阅读习惯.比如读 《射雕英雄传》 整本书时, 有的学生无法 在读最初

50 页时产生足够的阅读兴 趣, 有的学生甚至根本看不进去.而当 老师转换方式, 将阅读分解成不同的小 任务, 学生就完成得很好.细细详究,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多屏的富媒体时代, 几乎可以算得上 数字化原住民 了. 他们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 页面上, 阅读时眼球转动速度也是不一 样的.当他们去阅读传统文字印刷的 文本时, 就无法快速地进入文本, 感受 阅读的快乐. 其次是阅读范围.以 今日头条 为例, 如果我们打开一两条娱乐新闻, 以后 今日头条 将只给我们推送娱乐 新闻;

有些商业网站会根据搜寻结果提 供类似的信息资料, 所以人们在选择信 息来源时, 就已经完成了信息的过滤, 所谓的个性化推荐内容, 其实读来读去 只是读到了我们想读到的内容, 而非事 实的内容.由此看出, 这种技术正悄然 改变着我们的阅读范围, 容易使我们固 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阅 读圈子里, 而不同的阅读圈子之间是相 互隔绝甚至对立的, 从而导致形成 回 声室效应 . 再其次, 阅读形式越来越协同化. 所谓协同化, 实质就是从个体阅读越来 越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阅 读是很个体化的, 拿一本书, 安安静静在 一个地方读.但是随着技术越来越进 步,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 也许就像现在看 电影之前先上豆瓣看看它打几颗星一 样.也就是说今后看书, 如果在某一个 平台上不推送的话, 你还会不会关注? 是不是会影响到你的阅读习惯?你的阅 读入口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 只要你愿 意开放, 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 批注, 那么, 很多不同人的批注、 圈阅会 不会是影响你阅读认知的一种因素呢? 跨媒介阅读需要关注什么 第一个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生理和 心理.为什么学生看不下去 《射雕英雄 传》 ?因为学生和教师的成长环境不一 样.现在的学生是打着游戏、 看着漫画 长大的一代, 漫画的读图方式和文字不 一样, 那么背后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 学生看得懂漫画, 却未必看得懂文字, 所以这也是现在语文课显得无趣的原 因之一.如果语文教师不好好研究一 下如何有效地应对, 那么也许要不了多 久, 上课时将会深切感受到和学生无法 交流, 思维不在一个 轨道 上. 第二个要关注阅读载体的变化导 致阅读内容的 游离 .现在的阅读载 体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变化, 是可以集文 字、 音频、 图片、 动画、 视频等于一体的 超文本载体, 会让读者的阅读产生一种 游离 .这种阅读载体的变化虽然可 以使我们随时随地阅读, 但却使我们面 临信息选择的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 学生形成信息价值判断的审辩思维. 第三个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如何指 导学生养成深度跨阅读的那些 技术 . 我们总是埋怨学生 浅阅读 , 但实际上 恰恰就是缺少解决问题的 术 , 缺少指 导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素养的技术. 教师需要掌握哪些 知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