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11-15
ICS 65.

150 B

5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T 619.2-2017 代替 DB33/T 619.2-2006 香鱼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Sweet fish (Plecoglossus altivelis) Part 2: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cultivation

2017 -

05 -

27 发布

2017 -

06 -

27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3/T 619.2-2017 I 前言DB33/T 619《香鱼》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DB33/T 619的第2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33/T 619.2-2006《无公害香鱼 第2部分:水泥池养成技术规范》,与原标准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改进了养殖环境要求;

改进了养殖池的内容;

――修改了养殖适宜水温和鱼苗放养水温要求 ;

――改进和完善了养殖管理内容;

――改进和完善了病害防治技术,增加了附录A.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本部分起草人:单乐州、吴洪喜、谢起浪、陈少波、闫茂仓. DB33/T 619.2-2017

1 香鱼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养殖的环境要求、养殖池、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病害 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食用香鱼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要求 3.1 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具水量充足的山溪水,或水库水,或深井地下水条件.水质清瘦,周围无污染源. 3.2 水质和水温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3838-2002 II类水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养殖适宜水温 25℃以下.

4 养殖池 4.1 养殖池以面积 80m

2 ~300 m

2 、池高

1 m~1.2 m 的圆形或方形水泥池,或铺土工膜的土池为宜. 4.2 新修水泥池应浸泡清水

2 个月~3 个月. 4.3 养殖池排污出水口设在池底的中心位置,池底向出水口倾斜,倾斜度为 2%~3%,池底出水口用铁 制栅栏或不锈钢网布拦鱼,出水口管径以大于

20 cm 为宜.

5 苗种放养 5.1 养殖池及设施消毒 DB33/T 619.2-2017

2 在苗种下池前10 d,养殖池和进水系统用20 mg/L的漂白粉水浸泡12 h以上并清洗干净,投苗前3 d 加注新水,投苗前用鱼苗先试水. 5.2 鱼苗规格和质量 放养苗种一般全长4.5 cm以上,大小均匀,无病无伤,无畸形,游动活泼,已淡化的鱼苗. 5.3 鱼苗放养时间和水温 初春季节,鱼苗适宜在水温13 ℃以上时放养. 5.4 放养密度 香鱼适宜流水养殖,放养密度主要取决于水的流量和增氧条件.一般全长4.5 cm以上的苗种开始放 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 尾~400 尾.当鱼体重达20 g以上时,控制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 尾~200尾.

6 养殖管理 6.1 排污和换水 每天定时开启水车式增氧机,将粪便和残饲带至养殖池中间排污口排出,每次换水量20%~70%,每 天换水2 次以上.有条件宜长流水,每天流水量为养殖池水体的100%以上.水温20℃以上时,高密度养 殖需长流水,日换水量200%以上. 6.2 饲料投喂 6.2.1 饲料品种 采用符合NY 5072规定的人工颗粒配合饲料.根据香鱼大小采用不同规格饲料,饲料中粗蛋白含量 应在40%以上. 6.2.2 投饲方法 配合饲料定点投喂,鱼体重小于20 g时,每天投喂4 次~6 次;

鱼体重达20 g以上时,每天投喂3 次,早、中、晚各1次.投喂时停启增氧机. 6.2.3 投饲量 鱼体重小于20 g时,投饲量为鱼总重的4%~10%;

鱼体重大于20 g时,投饲量为鱼总重的1%~4%. 水温高于25 ℃或低于14 ℃时,减少投饲量. 6.3 增氧 根据养殖密度和水中溶氧情况,采用水车式增氧机增氧,养殖前期定时间断增氧,高温季节和养殖 中后期增加增氧时间或连续增氧,保持水中溶氧量4 mg/L以上. 6.4 收捕 当年春季放养的鱼苗,养殖3个月后,体重达50 g以上时即可陆续收捕出售,部分收捕采用饲料诱 集,捞海捕获.至当年10月底前全部放水收捕.

7 病害防治技术 DB33/T 619.2-2017

3 7.1 病害预防 ――水源水质应清新无污染,避免水质浑浊,宜长流水养殖;

――每天需排污和换水,保持养殖池底干净无残饲;

――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夏季高温期控制投饲量;

――发现有病的鱼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染. 7.2 常见病防治 发现养殖香鱼患病,及时治疗,使用渔药进行治疗时,先确定病因,对症用药,使用抗生素治疗, 有条件需做药敏实验, 根据药物敏感性在允许使用的药物中选择药物使用. 常见病的渔药使用方法遵照 NY 5071及附录A的规定执行.

8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B的B.1. DB33/T 619.2-2017

4 A A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香鱼养殖常见病防治方法 香鱼养殖常见病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香鱼养殖常见病防治方法 病名 发病季节 症状 主要防治方法 肠炎 全年,夏季较多见 病鱼摄食减少,游动无力, 肛门红肿, 严重时有黄色粘 液流出. 肠炎由弧菌感染引起,用大蒜素拌饲投喂,每100 kg香鱼大蒜素日用量20 g~30 g,连续投 喂3 d~5 d. 白皮病

3 月~5 月 病鱼背鳍和臀鳍间的体表 呈白色, 严重时体表象覆盖 了一层白色薄膜. 白皮病由假单胞菌感染引起,每100 kg香鱼土 霉素日用量2 g~5 g,连续投喂3 d~5 d. 车轮虫 4月~7 月 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 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 严 重时使鳃组织溃烂. 病鱼不 摄食,成群沿池边狂游. 用盐度25~30的食盐水浸浴病鱼30 min;

或用 0.2 mg/L浓度的硫酸铜全池泼洒. 锚头蚤 全年 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 病鱼 摄食减少, 消瘦, 行动分散 不集群. 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养殖池易发生,治疗采 用0.2 mg/L浓度的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续泼撒

3 d~5 d. DB33/T 619.2-2017

5 B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香鱼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图 场址选择与养殖池 鱼苗放养 养殖前期管理 养殖中后期管理

1、养殖场地具水量充足的符合 GB

3838 II 类水规定的山溪水,或水库 水,或深井地下水水源,水源水温低 于25℃,周围无污染源.

2、养殖池以面积

80 m

2 ~300 m

2 、池高

1 m~1.2 m 的圆形或方形水泥池,或 铺土工膜的土池为宜.

3、养殖池排污出水口设在池底的中 心位置,池底向出水口倾斜,池底出 水口管径以大于

20 cm 为宜.

1、鱼苗适宜在水温 13℃以上时放养,一般在

3 月份开始放养鱼苗.

2、在鱼苗下池前

10 天,养殖池和进水系统漂 白粉水浸泡

12 h 以上并清洗干净,投苗前

3 天 加注新水,投苗前用鱼苗先试水.

3、放养苗种一般要求全长 4.5 cm 以上,大小 均匀,无病无伤,无畸形,游动活泼,已淡化的 鱼苗.

4、全长 4.5 cm 以上的苗种开始放养密度为每 平方米

200 尾~400 尾.当鱼体重达

20 g 以上 时,控制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50 尾~200 尾.

1、 养殖前期指鱼苗放养后至体重

20 g 以前, 一般从

3 月份到

5 月份.

2、每天定时开启水车式增氧机,将粪便和 残饲带至养殖池中间排污口排出,每次换水 量20%~70%, 每天换水

2 次以上, 或长流水.

3、采用符合NY 5072规定的人工配合颗粒饲 料.鱼体重小于20 g时,每天投喂4 次~6 次,定点投喂,投喂时停启增氧机,投饲量 为鱼总重的4%~10%.

4、采用水车式增氧机增氧,定时间断增氧, 保持水中溶氧量4 mg/L以上.

1、养殖中后期指鱼体重

20 g 至上市规格,一般从

5 月份 到10 月份.

2、每天定时开启水车式增氧机,将粪便和残饲带至养殖 池中间排污口排出.宜长流水,每天流水量为养殖池水体 的100%以上.水温 20℃以上时,高密度养殖需长流水, 日换水量 200%以上.

3、采用符合NY 5072规定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每天早、 中、晚共投喂3次,定点投喂,投喂时停启增氧机,投饲 量为鱼总重的1%~4%,水温高于25℃时,减少投饲量.

4、采用水车式增氧机和流水增氧,保持水中溶氧量4 mg/L 以上. 图B.1 香鱼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