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2019-09-14
合肥市人民政府文件 合政〔2016〕53号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5月3日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肥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7

第一节 发展基础

7

第二节 发展环境

13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7

第三节 战略定位

19

第四节 发展目标

20

第三章 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26

第一节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6

第二节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载体

28

第三节 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

29

第四节 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30

第五节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31

第四章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4

第一节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4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39

第三节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42

第四节 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46

第五节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

49

第六节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50

第七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51

第八节 实施质量品牌工程

52

第九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53

第十节 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

56

第五章 强化改革攻坚,建设充满活力的城市治理体系

58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58

第二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0

第三节 深化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63

第四节 深化新型城镇化体制改革

64

第六章 推进统筹发展,建设城乡协调的现代化都市区

67

第一节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67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71

第三节 壮大县域经济

74

第四节 建设智慧合肥

78

第五节 规划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81

第七章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83

第一节 提升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水平

83

第二节 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85

第三节 强化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86

第四节 建设低碳城市

88

第五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90

第八章 促进合作共赢,建设接轨国际的内陆开放高地

93

第一节 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通达能力

93

第二节 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平台

95

第三节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96

第四节 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98

第五节 引领合肥都市圈发展

100

第九章 厚植城市文明,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强市

101

第一节 加强文化高地建设

101

第二节 全面发展文化事业

102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04

第四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105

第十章 立足包容共享,建设更具获得感的幸福城市

108

第一节 促进就业创业

108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10

第三节 提高教育质量

113

第四节 建设健康合肥

114

第五节 实施精准脱贫

117 第十一章 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118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18

第二节 加快法治合肥建设

119

第三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121

第四节 推进信用城市建设

123 第十二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25

第一节 培育发展新动力

125

第二节 强化金融支撑力

127

第三节 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127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 十三五 期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作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 时期是合肥奋力跨越赶超、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以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不断解放思想,强化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开放,着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顺利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展示崭新形象.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十二五 期间,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台阶,达到5660.3亿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25.7%;

年均增长12.2%;

人均生产总值达7.3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到9312.8亿元,增加值2255.7亿元、年均增长15.7%.财政收入达到1000.5亿元,年均增长14.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1.5亿元,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6万亿元,年均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3亿元,年均增长16.9%.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7:54.7:40.6.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实现增加值145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约64.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产值达2788.8亿元,增加2.6倍,新型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保持国内领先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分别完成1208.6亿元、2298.9亿元,金融、物流、文化、旅游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

D)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1%提高到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超16431件、3413件.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新型显示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56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获批筹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建成区扩展至420平方公里,滨湖新区等城市组团展现新姿,市区常住人口超过400万,城镇化率提高到70.4%.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显著提升,新桥国际机场、合肥南站、合肥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使用, 米 字型高速铁路网逐渐形成,国省公路干线、水运航道建设不断升级.城市路网持续优化,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公用设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天网工程 数字城管 公交都市 等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城乡统筹取得突破.坚持 全域合肥 理念,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提升至33%.五县(市)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提质提速,全部进入中部百强县,肥西、肥东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37.2%.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养殖业比重超过50%,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呈现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发展态势.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美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准,生态湿地、山体修复等环巢湖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0亿元,巢湖西半湖水质得到改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85%提高到98%,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滨湖湿地公园、蜀峰湾公园等建成使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4.4%提高到46%,人均公园绿地由12.2平方米增加到12.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6.8%,森林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荣膺国家森林城市.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357亿元以上,惠及人口超过750万人次.创业就业示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城镇就业85.6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0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98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33元.社会保险制度全面覆盖、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510元,农村居民保障标准年人均不低于2100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利益维护机制不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日益健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幸福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第三次捧得 长安杯 .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确定8大方面、43个领域、237项改革任务.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光伏精准扶贫方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引领示范全省、彰显合肥特色的改革成果.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69项改革被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27万亿元,年均增长15.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5亿美元、年均增长13.2%.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9家,与央企合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58亿元.合肥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港等八大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合新欧 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开通国际货运航班.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03.4亿美元,年均增长14.8%.合肥经济圈一体化步伐加快,成为长三角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合作交流不断深化,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等与皖北结对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十二五 发展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实践成果.这五年,全市上下坚持改革开放,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引领新发展;

坚持真抓实干,锲而不舍扭住发展不动摇;

坚持创新驱动,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项目带动,千方百计推动发展提质提效;

坚持市场导向,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

坚持民生为本,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 十三五 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专栏一 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分类指标单位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总量增速(%) 总量增速(%) 经济 发展 (5项) 生产总值(GDP) 亿元 ― 12左右 5660.3 12.2 人均生产总值 美元

13000 12000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亿元 ―

18 23625 19.8 其中:工业投资 亿元

8500 16左右 8600.1 2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850 15左右

2183 16.9 财政收入 亿元

930 13左右 1000.5 14.5 结构 调整 (6项) 三次产业比 % 3:55:42 4.7:54.7:40.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 15左右 2255.7 15.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

23 23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

10 2298.9

10 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 %

3 3.2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812 城市建设(3项) 建成区面积 km2

420 420 市区常住人口 万人

430 435 城镇化率 %

70 70.4 资源 环境 (9项)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54.9 55.79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吨标煤/万元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6 6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吨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二氧化硫 吨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氨氮 吨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氮氧化物 吨 达省控目标 达省控目标 资源 环境 (9项) 污染 处置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98 98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6 46 森林 增长 森林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