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2019-07-06

十、得出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提出建议

1、可行性研究结论建议 由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的结果,提出结论性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1. 完善农民培训设施,使农民的培训条件更加完备 . 提高教师的培训业务水平,使农民得到实用的种植技术技能 . 培训内容要满足农民发展种植业的需求 4. 完善电大的培训职能 5. 开展与其它的农民培训机构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农民在培训过程中受益.

2、建议 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树苗的发育情况,做到让农民学以致用.加强组织管理,开辟新的组织农民的培训方式,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级性.结合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依靠政府机构,协调好农民培训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五中全会专门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农业部提出了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施 转变、拓展、提升 三大战略,启动 九大行动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内涵丰富,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就要培http://www.51wendang.com/doc/bf3a6b7edd84b0a9594d85b1养新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抓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素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从长远看,关键还是要靠科技进步.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中,劳动者是决定因素,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增 目标.所以,我们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抓住了新型农民培养,就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客观需要.说到底, 三农 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我国农民基数大、素质相对偏低.据统计,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制约了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制约了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解决 三农 问题的瓶颈.不提高农民素质,根本解决 三农 问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