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7-07-25

(二)疫情控制措施. 1.病例管理和病例搜索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后要及时报告,使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尽早掌握疫情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医院对处在病毒血症期的病人(发病后4天内)应采取蚊帐或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病房内采用杀蚊剂杀灭成蚊,以防止病毒传播. 疾控人员接到病例报告后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调查疑似病例在发病期间的活动史、调查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寻找感染来源和可疑的感染地点,搜索病例发病前2周和发病后5天内居留地点的漏报和漏诊病例,以指导疫点的紧急喷药、清除孳生地等后续工作. 2. 媒介应急监测和控制 (1)蚊媒应急监测 疫情发生后,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在疫区内,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蚊媒应急监测,调查疫区内50~100户居民,检查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蚊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每3天进行一次.同时,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及时根据媒介监测及控制情况,评估疫情扩散的风险. (2)媒介控制 发生暴发疫情时,要针对不同蚊种、当地孳生地特点尽快采取灭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等措施,以降低成蚊或蚊幼虫密度.特别要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范围内的灭蚊工作. (1)紧急喷药,杀灭成蚊.根据病例调查资料,针对病例可能传播给他人的地点,立即紧急喷药杀灭成蚊,间隔一周再次喷药,共喷药三次. (2)清除伊蚊孳生地.在疫点周围半径100米范围内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工作.根据疾病传播风险的评估结果,结合蚊媒监测情况,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紧急蚊媒控制工作. 开展灭蚊工作后,要对媒介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1个月内无新发病例,以及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降到5以下时,可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 3.社区动员和健康教育 发生本地暴发疫情时,要立即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和社区动员,发动社区和广大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和清除蚊虫孳生地.

(三)提高公共卫生应对能力. 1. 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各地要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基孔肯雅热的发现、识别能力;

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能力,控制疫情的传播和流行. 2. 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 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及时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诊断.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逐步提高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立实验室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四)其他措施. 加强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周边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在卫生部门和旅游部门网站上发布旅游卫生信息. 附件:1.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2. 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 附件1 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70nm,有包膜,含有3个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1和E2)和4个非结构蛋白(nsP

1、nsP

2、nsP3和nsP4). CHIKV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5'

-NS1-NS2-NS3-NS4-C-E3-E2-E1-3'

.通过病毒部分E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基孔肯雅病毒可分为3个组;

第1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2组是亚洲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3组. CHIKV可在Vero、C6/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