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鸟 2016-02-23

18 番婆楼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安海路36号1927年 此楼原为晋江籍菲律宾华侨许经权经商致富后,为孝敬母亲而建的西洋建筑.由于许母平时穿着儿子们送的衣衫,佩带儿子们买的金银首饰,珠光宝气,俨然南洋富婆.因而街坊邻居称其为 番婆 ,楼也就叫 番婆楼 .该楼建筑面积1552平方米,占地面积1429平方米,由院门、门楼、庭院、一座西式楼房组成.此楼装饰中西合璧,富丽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鼓浪屿的近现代洋楼建筑的精品. 西面至鼓山路7号建筑边界,南面至安海路及安海路38号围墙,北面至鼓山路,东面至该文物围墙.

19 廖家别墅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漳州路44号1850年 廖家别墅约建于1850年,由主楼44号、副楼

46、48号组成.该建筑是外廊殖民地式的洋人建筑,后为廖氏兄弟购买.廖清霞、廖悦发兄弟年轻时到印度尼西亚做木材生意,廖悦发曾在厦门开 豫丰钱庄 .我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和其夫人廖翠凤(廖悦发的二女儿)在此宅结婚,婚礼就在该建筑正厅举行,新房则设在前厅右侧的厢房里.婚后三天,林语堂便携夫人前往美国留学. 四周均至该文物围墙.

20 延平戏院旧址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海坛路15号1927年1927年,缅甸华侨王紫如、王其华兄弟在海坛路修建新加坡模式的现代先进的 鼓浪屿市场 ,为鼓浪屿民众服务.1928年,又在市场楼上建成一座电影院,名 延平戏院 ,建筑呈长方形,天花楼顶,屋顶瓦片坡.戏院内设楼下、楼上座600位,东侧为舞台,西墙后放置电影放映机.楼外北侧为戏院出口.延平戏院曾是鼓浪屿第一个现代电影院. 西面至市场路,北面至海坛路,东面至该文物本体边界,南面至水泥地边界.

21 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中华路21号1930年 旧址原系住宅建筑,抗战初期曾一度为美孚石油公司办公楼.系红砖西式两层楼房建筑,另有半地下隔潮层,建筑四周为小院落,前有庭院.楼体平面略呈正方形,坐西南朝东北,四面坡屋顶,楼顶正面凸出一小间,有采光、通气窗,也方便维修屋顶.台阶、护栏及墙体下部为花岗岩构筑,墙体上部为红砖砌筑.其窗户形式多样,一楼窗户为尖拱三角形,双圆孔及弧线窗栏,形如鹰首,二楼为二扇拱门加一圆孔,造型别致.此宅对研究厦门近代建筑类型及其装饰艺术有一定的价值. 东面至中华路,北面至虎巷,南面、西面至该文物围墙.

22 春草堂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笔山路17号1933年 春草堂 总面宽22米,总进深17米,建于1933年.许春草(1874~1960),祖籍安溪,1874年生于厦门,是较为著名的建筑师和民主革命的爱国人士,信奉基督教.许春草先生是厦门第一任建筑公会会长,一生经营建筑行业,捐款支持民主革命事业和地方慈善事业.1960年逝世,享年86岁.该堂是由许春草自行设计并居住的住宅,由一座三层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和花岗岩条石构筑的围墙、西式院门组成.楼体自然粗犷厚实,既有西式建筑特色,又具闽南花岗岩的天然美感,且选址独具匠心,视角宽广,推窗即见港仔后到海沧投资区的厦门西海域景色,有较高的艺术性,对研究鼓浪屿近现代建筑的类型和设计有一定的价值. 东面至笔山路,西面由文物本体外延2米,南面至该文物门前小路,北面至后排建筑围墙.

23 宏宁医院旧址 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鼓新路

44、46号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原为私立宏宁医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33年私立鼓浪屿医院迁此.建筑共有二幢建筑,当时有住院部和门诊.其一为三层楼红砖结构西式建筑,屋顶加盖一层楼,平台屋顶.建筑平面约呈长条形的等边三角形,三层楼的正面中央的厅堂前原有小台阳,早年改建封闭.其二为二层楼白色西式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