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5-04-15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第二层面,专业化产业区为第三层面.层面间具有层次递进与层面互动关系.郑亚莉(2003)则通过演化经济学 变异――选择――保持 的演化框架,企业与小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理论揭示了生产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学习的作用机制(生产组织――市场――消费者)是原发型专业化产业区脱离原始状态的一个根本原因.而金祥荣与朱希伟(2002)的研究却表明专业化产业区起源于某些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发育、集聚形成浓厚的产业氛围,在外部环境发生有利于其扩张的变动时,经济主体取得组建企业这一合作性组织的进入权和市场规模扩大两个条件得到满足――兴起并逐渐壮大起来.在这一框架内经过数理的分析得出某产业的产业特定性要素大规模的空间集聚使该产业得以竞争到有限的重叠性要素,从而抑制 窒息 与之竞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该产业的发展,又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以该产业为中心的配套产业生产体系,推动产业的横向扩张以致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内与产业间的超细密分工协作体系.

四、国内现有专业化产业区发展的比较分析 在这一部分笔者选取了我国三个典型的专业化产业区作一比较分析,这些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有自然资源禀赋型的,也有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禀赋型的;

有原发型的,也有嵌入型的.通过其发展过程中的横向比较分析,我们试图找出其成功或者失败的因素,以此给中国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找出一些现实的症状分析.根据以上标准我们选取了浙江温州的制鞋专业化产业区、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专业化产业区、陕西蓝田玉石专业化产业区三个案例. (1)浙江温州制鞋业专业化产业区 温州的制鞋也源远流长,民间制鞋技艺成形可追溯到南宋时代.南宋温州就已有皮鞋业 专业户 .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很多皮靴专业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温州城出现了皮鞋街,有皮鞋业70多家(郑亚莉,200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温州鞋已遍及大江南北,远销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到1980年,温州市区有制鞋企业43家,从业人员103人,均为个人作坊.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温州制鞋企业的大量聚集是这种专业化产业区形成的直接动力.根据上述理论,此时的这一产业区是一种依托人力资源禀赋而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人力资源禀赋型的专业化产业区,其具备资源禀赋型专业化产业区的特征,尚处于一种简单的状态,没有相对完善的分工协作体系,生产组织单一,以手工作坊为主,也没有相关的产业和配套设施的支持,而且产品结构单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放宽,温州市抓住这一机遇在政策制度和市场规范上加紧了改革.(如1989年的温州鹿城对鞋业的全面整顿,1994年温州市颁布的《温州市股份合作企业管理规定》等)改善和拓宽了与外界进行交流互动的地理环境和制度环境.使其产业的发展摆脱了对于特定人力资源的依赖,自然资源(皮革)从产地的流入,社会网络资源的培育使得温州制鞋产业区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生产企业数量增加,销售量也与日俱增.(2003年鞋类产品产值达到263亿元,温州鞋革行业的外贸增长幅度在全市各行业中排名首位.近几年来温州市更有 中国鞋都 之称,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外部经济规律开始产生了作用,与此产业前后相关联的生产组织也不断进入,整个区域内制鞋产业集聚效应开始发挥,形成了六大优势和特点:一是实力突出的产业规模,二是完善配套的协作体系,三是高度集聚的品牌群体,四是四通八达的营销网络,五是深厚浓郁的鞋业文化,六是独特超前的区域经济(温州鞋革会,2002). 从以上温州鞋业从人力资源禀赋为特征的专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