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4-11-10

三线 即G

107、G

320、S330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

四廊 即沪昆高铁、城铁、武广高铁、沪昆高速公路韶山支线四条绿色生态长廊;

多点 即梅林桥、东郊、银田、姜畲、荷塘、昭山等6个美丽乡村示范片,以及10个美丽乡镇示范镇,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开展民居美化、环境净化和周边绿化,拆除违章建筑和破败空心房等,整治集镇和村庄公共空间,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整治占道经营,规范户外广告.

(三)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行动.突出脱贫攻坚,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完成现有存量危房改造.建立农村建筑工匠制度,推动完善基层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牵头协调指导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坚持精准实施危房改造,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领域 雁过拔毛 专项治理.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对特困农户危房改造实施重点帮扶,2017年完成2026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8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核查、对象认定、系统录入.到2020年基本完成约1万户现有存量危房的改造,基本解决农村安全居住问题. 2.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育工程.建立农村建筑工匠制度,逐步实施行业认证,争取2018年完成100名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育认证,到2020年每个行政村拥有2名以上建筑工匠;

探索基层对规范建房的农户和农村建筑工匠实施激励政策.开展双改专项工作培训.

(四)实施规范农村建房行动.各县市区(园区)出台《农村建房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机制,加强农房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特色民居建设,建成 1万户以上具有湖湘风貌特色的农民新房.推广装配式建筑农村应用,完成5000平方米示范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牵头协调指导单位: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委) 1.规范农村建房、构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建房监管体系,实施农村建房有效监管,提升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优化农房设计,建立市县特色民居方案库,引导村民理性建房、科学建房和适度集中居住.完善村镇建设统计,规范和优化农村建房统计.严格规范农村建房审批管理、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2.开展农村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开展农村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共完成5000平方米示范项目建设,2017年全市组织 1个以上示范点项目,各县市区(园区)组织上报,市级初审合格后推荐为省级示范;

2018年开始,各县市区(园区)每年组织1个以上的示范点项目.到2020年建成1万户以上具有湖湘风貌特色的农民新房,其中湘潭县完成3000户,湘乡市完成3000户,韶山市完成2000户,雨湖区完成1000户,经开区完成500户,昭山示范区完成500户. 3.开展农村房屋确权、评估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上农村公共用房和农民住宅产权确认和资产评估,盘活资产.

(五)实施特色村镇培育行动.重点培育湘潭县花石镇、湘乡市棋梓镇2个中心镇,每个县市区(园区)各择优选择1个左右的特色小镇(非建制镇)重点展开培育和建设,对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