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12-02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课程:管理会计 授课班级: 学时:56 项目数:10 任务数: 审核: 项目一 管理会计的认知 任务一(WHAT)管理会计的认知 2课时 教学对象(WHO) 教学环境(WHERE) 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教学方法(HOW)讲解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和实训作业法 教学目标: 1.

认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2.识别管理会计的特点 3.能力目标 4.明确管理会计职能 方案设计一.案例导入 二.知识学习 管理会计的概述

(一)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萌芽于20世纪初(19**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管理会计(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特征:以控制会计为核心 代表: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 特征: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 代表: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 管理会计 这一专业术语, 标志着会计正式分为 财务会计 和 管理会计 两大领域. 战略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

(二)管理会计的职业

1、职业要求

2、CMA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及其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一)管理会计的特点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方法灵活多样性 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业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并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定期向各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外部会计. 联系 起源相同 起源传统会计,同属现代会计 目标相同 获得最大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基本信息同源 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服务对象交叉 区别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信息质量要求

1、管理会计的职能 (1)预测决策会计 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 规划与控制会计 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责任会计 评价考核工作业绩 概括起来就是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据侧、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经营业绩 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准确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及时性 成本和效益原则 四. 布置作业 课本7页,能力拓展训练 项目二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任务一(WHAT)成本性态分析 2课时 教学对象(WHO) 教学环境(WHERE) 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教学方法(HOW)讲解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和实训作业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成本性态下的分类 2.掌握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3.清楚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技能目标 1.能够熟练分解混合成本并得出成本模型. 2. 能够掌握完全成本发下和变动成本法下对计算损益的区别. 方案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内容 管理会计的职能 二.导入新课 课本9页案例导入 三.知识学习 成本及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的概述

1、成本按经济职能分类 A生产成本(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B非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2、管理会计的成本分类(按照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成本总额与业务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 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 特点 (1)固定成本总额(a)的不变性 (2)单位固定成本(a/x)的反比例变动性

2、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在短期内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3、固定成本的相关性

(三)变动成本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特点 (1)变动成本总额(bx)成正比例变化 (2)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

2、分类 (1)技术性变动成本 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总成本随着消耗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耗成本.与管理当局有关吗? (2)酌量性变动成本 指可由企业管理当局决策加以改变的变动成本.

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特定期间,特定业务量范围内

(四)混合成本

1、定义: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着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2、混合成本数学模型 Y= a+bx

3、分类 (1)半变动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 特征:由明显的固定和变动两部分成本组成. 举例: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

2、半固定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 特征:在一定业务范围内是固定的,当业务量超过这一范围,其发生额就会跳跃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在新的业务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半固定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相关范围不同

3、延伸变动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 特征:成本总额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稳定,但超过一定的业务量时,成本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4、曲线变动成本 特征:当业务量为零时,成本总额有一个初始量(表现为一个固定的基数),呈现出固定成本特性;

当业务量不断增加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非线性增加. 混合成本的分解 直接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会计分析法) 指分析人员根据有关成本明细账的发生额,结合其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对每项成本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别归入固定成本或者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合同确认法 指根据本单位与供应单位之间所签订的供需合同中规定的支付标准和费用的性质,来确认成本性态的方法. 技术测定法(工程分析法) 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对各种物资消耗逐项进行技术测定,在此基础上来估算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方法.

(三)历史成本分析法 指根据混合成本在过去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历史数据,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进而分解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法. 适用于:生产条件比较稳定、成本波动不大以及有关历史资料比较完备的企业. 常用的分析方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最小平方法. 高低点法 定义 从过去一定时期相关范围内的资料中,选出最高业务量X1和最低业务量X2以及相应的成本Y1与Y2这两组数据,来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 设:最高业务量的成本函数为 y1=a+bx1 最低业务量的成本函数为 y2=a+bx2 联立方程式等到a、b 散布图法(目测画线法、布点图法) 定义 指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业务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混合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在坐标图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并能反应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据此来推测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方法. (2)具体步骤 (3)优缺点

3、回归直线法(最小平方法) (1)定义 一种数据统计法,它根据过去若干期业务量与成本的资料,应用数学上最小平方法原理精确计算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 原理 从散布图中找到一条直线,使该直线与由全部历史数据形成的散布点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3)分解过程 ①找到n期的历史数据资料 ②用列表法对历史资料加工,求出n,∑x、∑y、∑xy、∑x2 ③按照公式求值 ④建立混合成本模型 (5)回归直线法的优缺点 优点:结果更科学、准确,使得分析人员可以评价成本计量的可信度. 缺点:工作量大 (6)适用条件:适用于计算机软件操作 四. 随堂练习 某公司的维修成本在机器工作小时的相关范围内变动的历史资料如下: 机器工作(小时)维修成本(元)

44 46

46 50

38 40

24 32

24 32

18 30

14 28

22 32

28 34 要求:(1)用高低点法将维修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列出组成方程.(2)用回归直线法将维修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列出组成方程. 如下期机器工作小时预计为25小时,请预测其维修成本为多少?(用以上两种方法) 五. 布置作业 课本34页

五、

1、

2、

3、4 项目二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任务三(WHAT)变动成本法 2课时 教学对象(WHO) 教学环境(WHERE) 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教学方法(HOW)讲解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和实训作业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成本性态下的分类 2.掌握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3.清楚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技能目标 1.能够熟练分解混合成本并得出成本模型 2. 能够掌握完全成本发下和变动成本法下对计算损益的区别 方案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内容 管理会计下成本的分类、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二.导入新课 介绍成本计算的目的 三.知识学习 完全成本法(财务会计) 概念 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成本的原因 存货计价 评估盈利能力 定价决策 变动成本法 概念 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成本划分标准、类别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存货计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运用两种方法计算当期损益

1、完全成本法: 销售毛利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营业利润 = 销售毛利 ― 期间费用

2、变动成本法: 边际贡献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营业利润 = 边际贡献 ― 固定成本 注:边际贡献又称 边际利润 、 贡献毛益 等,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

(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营业利润有所不同. 对于固定制造费用的补偿方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 完全成本法,由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

(三)两种成本法下确定利润产生差异的变动规律 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鼓励企业当局重视生产环节,提高产品产量 产品成本计算和存货计价完整 完全成本法符合公认的会计原则,满足对外报送财务报表的要求 缺点 不利于进行成本管理 不适应企业预测、短期决策和编制弹性预算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的生产 能够提供对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有用的信息. 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地进行业绩评价 能够简化成本计算 缺点 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以及对外报告的要求. 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综合运用 核算体系以全部成本法为主、变动成本法为辅 设置适应变动成本法所要求的账户 采用全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四. 随堂练习 教材29页学中做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1000*800)

800000 减: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300*(300+100)

120000 加:本期生产成本900*(300+150)

405000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525000 减:期末存货成本200*(300+150)

90000 销售成本合计

435000 销售毛利

365000 减: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

18000 财务费用

0 管理费用

0 营业费用合计

18000 营业利润

347000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1000*800)

800000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1000*300

300000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财务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合计

300000 边际贡献

500000 减:固定成本300*100+700*150

135000 固定销售费用

18000 固定财务费用

0 固定管理费用

0 固定成本合计

153000 营业利润

347000 五. 布置作业 财务会计教材P216题1-4 项目三 本量利分析 任务(WHAT) 本量利分析 4课时 教学对象(WHO) 教学环境(WHERE) 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教学方法(HOW)讲解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和实训作业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保本分析,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及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分析. 2.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本量利分析的扩展技能目标 方案设计一.复习回顾上次课内容 课前提问: 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当期的损益如何计算 变动成本发下,当期损益如何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在哪里? 二.导入新课 案例引入 P38 知识学习 本量利关系概述CVP(cost volume profit) 本量利关系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目的:分析短期内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基本假定 成本性态分析假定 相关范围及线性关系假定 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产销平衡假设 基本公式 利润为P 售价p,销售量x,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变动成本为b P=px-bx-a=(p-b)x-a 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边际贡献的绝对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