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2-12-22

六、注意事项 1.凝血机制障碍、呼吸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消瘦、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严重水肿等不宜拔罐.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 3.面部、儿童、年老体弱者拔罐的吸附力不宜过大. 4.拔罐时要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罐体有无裂痕. 5.拔罐和留罐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如有不适感,应立即起罐;

严重者可让患者平卧,保暖并饮热水或糖水,还可揉内关、合谷、太阳、足三里等穴. 6.起罐后,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7.嘱患者保持体位相对固定;

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

操作中防止点燃后乙醇下滴烫伤皮肤;

点燃乙醇棉球后,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及罐内,以免将火罐烧热烫伤皮肤.拔罐过程中注意防火. 8.闪罐:操作手法纯熟,动作轻、快、准;

至少选择3个口径相同的火罐轮换使用,以免罐口烧热烫伤皮肤. 9.走罐:选用口径较大、罐壁较厚且光滑的玻璃罐;

施术部位应面积宽大、肌肉丰厚,如胸背、腰部、腹部、大腿等. 10.留罐:儿童拔罐力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在肌肉薄弱处或吸拔力较强时,则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附: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附: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麦粒灸技术 麦粒灸是将艾绒搓成如麦粒样大小,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通过其温经散寒、扶助阳气、消瘀散结作用,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艾灸技术范畴.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引起的症状,如肺痨所致的咳嗽、咳血;

慢性腹泻所致的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

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差,呕吐;

侗运碌某拷⑿」亟谔弁吹戎⒆.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及是否妊娠. 3.有无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哮喘病史或艾绒过敏史. 4.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 5.施灸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 1.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现象,及时告知护士. 2.施灸过程中不宜随便改变体位以免烫伤.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 4.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四、物品准备 艾粒、油膏或凡士林、弯盘、消毒棉球、无菌敷料、镊子、胶布、线香、打火机或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一次性垫布、屏风.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关闭门窗,用隔帘或屏风遮挡. 4.遵照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 5.选择油膏或凡士林涂于施灸部位. 6.非化脓灸的施灸方法:将艾粒立置于施灸部位,用线香点燃艾粒顶端,使其燃烧.当艾粒燃到剩余2/5~1/5左右,即用镊子将艾粒夹去,再进行下一壮操作.灸后将穴位处残留的灰烬和油膏轻轻擦拭干净.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

六、注意事项 1.心前区、大血管处、乳头、腋窝、肚脐、会阴、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2.注意皮肤情况,对糖尿病、肢体感觉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控制施灸强度,防止烧伤. 3.施灸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