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2-12-22

也可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 8.梳刮法 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即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向刮拭,如梳头状.此法适宜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病证. 9.点压法(点穴法) 用刮痧板的边角直接点压穴位,力量逐渐加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操作5~10次.此法适宜用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骨关节凹陷部位,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 10.按揉法 刮痧板在穴位处做点压按揉,点压后做往返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刮痧板应紧贴皮肤不滑动,每分钟按揉50~100次.此法适宜用于太阳、曲池、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三阴交等穴位. 11.角刮法 使用角形刮痧板或让刮痧板的棱角接触皮肤,与体表成45°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此法适宜用于四肢关节、脊柱两侧、骨骼之间和肩关节周围,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穴位. 12.边刮法 用刮痧板的长条棱边进行刮拭.此法适宜用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 附2: 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 拔罐技术 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包括留罐法、闪罐法及走罐法.

一、适应范围 适应于头痛、腰背痛、颈肩痛、失眠及风寒型感冒所致咳嗽等症状;

疮疡、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及温度.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或月经期. 3.患者体质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 5.对拔罐操作的接受程度.

三、告知 1.拔罐的作用、操作方法,留罐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应考虑个体差异,儿童酌情递减.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此为正常表现,数日方可消除.治疗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拔罐过程中如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护士会做相应处理. 4.拔罐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夏季拔罐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

四、物品准备 治疗盘、罐数个(包括玻璃罐、陶罐、竹罐、抽气罐等)、润滑剂、止血钳、95%乙醇棉球、打火机、广口瓶、清洁纱布或自备毛巾,必要时备屏风、毛毯.

五、基本操作方法(以玻璃罐为例) 1.核对医嘱,根据拔罐部位选择火罐的大小及数量,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缺损裂痕.排空二便,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以玻璃罐为例:使用闪火法、投火法或贴棉法将罐体吸附在选定部位上. 6.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有无不适感. 7.起罐时,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常用拔罐手法: (1)闪罐: 以闪火法或抽气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后,立即拔起,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发热的拔罐方法,以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适用于感冒、皮肤麻木、面部病症、中风后遗症或虚弱病症. (2)走罐: 又称推罐,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上涂一层润滑剂,将罐吸拔于皮肤上,再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罐体,前后推拉,或做环形旋转运动,如此反复数次,至皮肤潮红、深红或起痧点为止.适用于急性热病或深部组织气血瘀滞之疼痛、外感风寒、神经痛、风湿痹痛及较大范围疼痛等. (3)留罐: 又称坐罐,即火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10~15分钟.适用于临床大部分病症. 其他拔罐方法 (1)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1~2分钟,用镊子夹住罐底,提出后用毛巾吸去表面水分,趁热按在皮肤上半分钟左右,令其吸牢. (2)抽气罐法:用抽气罐置于选定部位上,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而吸于体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