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10-25
本节结构:

一、 奶牛 的愤怒――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二、日内瓦的 教皇 ――卡尔文宗教改革;

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天主教会应对的措施.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 4)主观原因: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

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材料一: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 悔改 ,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 答: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材料二: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 材料三: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 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

路德'

;

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喊 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各阶层的支持.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3、改革的主张;

具体见讲义和书本第56页. 思考:马丁・路德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为什么? 代表了德意志民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马丁・路德正在钉贴《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认为:「凡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活的人应该赶快做些功夫,奉上帝的名赶快结婚,男孩子最晚廿岁p女孩子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这是他们正健康而适合结婚的年龄.」路德认为修道生活不但毫无价值,不能成为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修道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责任,与此相反,履行职业的劳动在他看来是同胞爱的外在表现. 路德论婚姻与修道 比较: 天主教会主张上帝神职人员教徒 路德教主张上帝教徒 因行称义 唯信称义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4、改革的结果;

1)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

2)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3)1555年,德皇被迫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5、改革的影响;

1)确立了与罗马教廷不同的基督教派;

2)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3)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4)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的确,____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论_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路德 路德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6、改革的实质;

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 D 3,《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 因信称义 的思想4,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A.正在兜售 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 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B A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图片和上述材料说明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 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 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支撑

15、16世纪英、法、西班牙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开始. 文艺复兴 解放思想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社会背景和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经济发展(根本原因)罗马教廷的政治控制、经济搜刮 (主要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主观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 论纲 (直接原因) 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教义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教会组织 影响 冲击天主教会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的斗争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1、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天主教会通过赎罪券的方式搜刮钱财. 主要区别在于:路德主张信仰得救,不购买赎罪券,只要真诚 悔改 即得救;

天主教会主张教皇有赦免人罪孽的权力,人们购买赎罪券即可以得救.

2、所谓 异端 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圣经》,而不是全盘接受宗教权威诠释的人.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多个角度多方位的,人与人由于生存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对事物认识难免存在差异,因此宽容绝对是十分必要的. 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需要另一个天才去结束;

路德,这个煽动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

加尔文,这个组织家,则在滚石粉碎之前使它停止.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 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了解一下)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卡尔文宗教改革;

2、主要内容;

1)信奉 因信称义 . 2)主张 先定论 ,宣扬选民和弃民;

3)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严禁偶像崇拜,精简神职人员,反对铺张浪费,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规定神职人员全部由选举产生,长老会负责监督所有人的行为. 坚持《圣经》的权威,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作辩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色彩 卡尔文宗教改革;

3、主要影响;

1)卡尔文的 先定论 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2)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卡尔文思想被奉为指导思想;

3)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核心内容―― 先定论 主张:影响: 1)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 选民 或 弃民 . 选民 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

弃民 却注定贫穷困苦. 2)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延伸: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

②主张信仰得救;

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不同:①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正如恩格斯所言: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巩固: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 B.其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C.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依据 D.加尔文被称为 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巩固:加尔文的先定论的实质是: A.发展了 因信称义 学说 B.秉承了基督教教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创立新宗教的手段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1)16世纪,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不但掌握着英国大片土地和大量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2)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的情绪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2、时间: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至尊法案 ,进行宗教改革.

3、内容: 1)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

2)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4、影响;

1)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但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

并对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考: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1)改革方式: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新教内容: 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尼德兰宗教改革;

1、原因;

1)经济上: 2)政治上: 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16世纪初,尼德兰受西班牙统治;

尼德兰宗教改革;

2、性质;

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过程;

4、结果;

尼德兰宗教改革是把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的. 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

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纷纷倡议实行改革. 天主教会的改革;

2、内容;

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3)是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

3、效果:暂时摆脱了危机. 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公元前6世纪)

2、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3、基督教 (公元1世纪) ①天主教(罗马)②东正教(君士坦丁堡)③新教(16C) ⑴路德教⑵加尔文教⑶英国国教 一个灵魂:以新史观为灵魂(凸显核心价值取向)二个理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文化思想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三大主题:改革背景,改革过程与内容,改革作用四大能力:获取信息 描述事物 揭示本质和规律 史论结合五个感悟:改革的历史必然 改革的艰难与曲折 改革的光明前途 改革成败规律 改革家的品质和素养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材料说明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 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 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支撑

15、16世纪英、法、西班牙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开始. 文艺复兴 解放思想 1)经济因素: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2)政治因素:德国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为实现统一也需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3)现实因素: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德国成为 教皇的奶牛 .4)思想因素:人文主义的熏陶.5)导火线: 赎罪券 的兜售6)路德立志改革(主观) 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社会背景和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经济发展(根本原因)罗马教廷的政治控制、经济搜刮 (主要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主观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 论纲 (直接原因) 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教义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
大家都在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