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7-06
实验 出凝血检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余文红

(一)血标本的采取应注意的问题 1.

PT、APTT凝血实验检查均使用静脉血.采血人员应技术熟练,以防止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针管. 2.一般血液采集,进入容器至进行实验所用的时间越短,所分析的凝血因子被保护得越好.从输液三通管取出血的做法不可取. 3.取血时病人应松驰,环境温暖,防止静脉挛缩,止血带的压力要尽可能小,取血时,拉针栓的速度要慢而均匀,使血液平稳地进入注射器,防止气泡的产生. 4.一旦取样完毕,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一般提倡使用真空采血管. 5.用硅化玻璃或塑料注射器采血.考虑结果的精确性,应将试管刻度的可能误差控制在既定体积的10%以内. 6.采血后标本在低温保存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7.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CTH)推荐使用3.2g/dl(含2H2O)或0.109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因子检查的抗凝剂. 8.抗凝剂在血标本的绝对含量可改变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应根据患者红细胞比例(Hct)状况随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二)应用试剂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凝血活酶工作制剂的国际敏感指数(ISI),为了使不同敏感性的组织凝血活酶在检测PT中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必须要制定一个共同的敏感性指标. 2.凝血活酶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的使用步骤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通常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混匀试剂,以使微粒重新均匀悬浮于液体中. 3.试剂准备过程中应该使用去离子水. 4.正常对照血浆通常将多份健康人血标本混在一起,以弥补个体误差.

(三)使用实验器材应注意的问题 1. 玻璃器皿的要求:贮存和测试时应选用干净、没有划痕的试管. 2. 温度的要求:人工测定终点法要求水浴箱的温度必须保持在(37±1)℃,并且周围照明设备要好,便于读取终点.

(四)实验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 许多试验误差都来源于技术的错误.在实验技术、试剂、温度及pH值上很微小的变化都会导致试验结果明显的变化. 2. 手工法PT或试管法CT检查时,倾斜试管动作一定要轻,角度要小,以减少血液与管壁的接触面积. 3. 血液凝固主要是酶催化的反应,所以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理想的pH环境和溶液的离子强度. 4. 试验结果准确还取决于所用的反应物的量、加入顺序和不同反应物的孵育时间. 5. APTT、PT需乏血小板血浆. 6. 试验前检查血浆是否有溶血、黄疸、脂血和出现凝块. 7. 报告方式:以PT的秒(s)数报告.以患者PT(s)/正常对照(s)的比(PTR)报告.在口服药物治疗监控时以INR报告.ICSH规定,不再用百分比(活动度)报告.APTT以秒报告. 1987年WHO提出PT值用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国际标准化比值)作为PT结果报告形式,并用以作为抗凝治疗监护的指标. INR=[病人PT(s)/正常人平均PT(s)]ISIPTR=受检者PT(s)/正常对照PT(s)INR=PTRISIISI: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1~1.9 CT、PT、APTT、RT、Fg、TT 凝血时间测定CT目的:掌握玻璃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的方法 原理: 离体静脉血与玻璃表面接触后,血中XII因子活化并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最终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器材: 6mm直径玻璃试管3支静脉采血器材37℃恒温浴箱秒表 步骤:3支试管各1ml血,每隔0.5min倾斜,第一管计时后,立即观察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