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8-11-15

(b)拉伸流动;

(c)模穴内的剪切流动 (d)充填模穴内的拉伸流动 注:(a)理想的黏性液体在应力作用下表现出 连续的变形

3、以简易之剪切流动说明聚合物熔胶黏度的定义 相对流动元素间运动之典型速度分布曲线;

射出成形之充填阶段的剪变率分布图. 十

四、不定形塑料与结晶性塑料的 结构与性质之比较 半透明或不透明抗化学性佳成形时体积收缩率高强度高熔胶黏度低热含量高 透明抗化学性差成形时体积收缩率低通常强度不高一般具有高熔胶黏度热含量低 性质 具有明确的熔点. 具有软化温度范围,但没有明显的熔点. 热之反应 分子在液相呈现杂乱的配向性,在固相则形成紧密堆砌的晶体. 分子在液相和固相都呈现杂乱的配向性. 微结构 聚缩醛树脂(POM)、耐隆(PA, 聚醯胺)、聚乙烯(PE)、聚丙烯(PP)、热塑性聚脂(例如PBT、PET).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压克力(例如PMMA、PAN)、聚碳酸脂(PC)、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丙烯系聚合物(SAN). 常用的材料 结晶性塑料 不定形塑料 十

五、压力沿着熔胶输送系统和模 穴而降低 十

六、熔胶速度与压力梯度的关系 十

七、射出压力相对于充填时间 之U形曲线 十

八、针对影响射出压力的设计与成形参数进行比较. 流动长度 浇口尺寸 浇口设计 塑件表面 肉厚 塑件设计 可用低射出压力 需要高射出压力 参数 熔胶流动指数 选择材料 螺杆速度 模壁(冷却剂)温度 熔胶温度 成形条件 十

九、计算机仿真之熔胶充填模式 的影像 二

十、分子与纤维配向性的差异,造成收缩量差异或翘曲.(熔胶波前的前进速度简称为MFV) 二十

一、塑件表层与中心层之纤维配 向性 二十

二、粗厚件会导致塑件的收缩和翘曲,应该将塑件设计为具有均匀肉厚的塑件.

1 2

3 二十

三、塑件之设计范例.左边为不良设计,右边是典型的塑件设计.塑件同时具有薄肉区和厚肉区时,充填熔胶倾向于往厚截面部分流动,容易产生竞流效应(race-tracking effect),导致包风(air traps)和缝合线(weld lines),在塑件表面产生瑕疵.假如厚肉区没有充足的保压,就会造成凹痕(sink marks)或气孔(voids),所以应该尽可能设计薄且肉厚均匀的塑件,以缩短成形周期时间,改善塑件尺寸稳定性,塑件肉厚设计通则是:使用肋可以提高塑件的刚性和强度,并且避免厚肉区的结构.塑件尺寸的设计,应将使用塑料之材料性质和负荷类型、使用条件之间的关系列入考虑,也应考虑组件的组合需求 二十

四、建议根部的最大厚度为塑件肉厚的0.8倍,通常取肉厚的0.5~0.8倍流道设计

二、竖浇道根部的圆角可以改善熔胶的流动

三、常用的流道截面形状

四、无填充料之塑料的典型流道尺寸 1/4-5/16 6.0-8.0 Polyurethane聚尿素树脂 3/16-3/8 5.0-10.0 Polyallomer异聚合物 1/4-5/8 6.0-16.0 PVC Rigid硬质聚氯乙烯 1/4-1/2 6.0-10.0 Phenylene sulfide 1/8-3/8 3.0-10.0 Polyvinyl (plasticized)聚氯乙烯 1/4-3/8 6.0-10.0 Phenylene 1/4-3/8 6.0-10.0 Polysulfone聚氟乙烯 1/16-3/8 2.0-10.0 Nylon 耐隆 1/8-3/8 3.0-10.0 Polystyrene聚苯乙烯 3/32-3/8 2.0-10.0 Ionomers 3/16-3/8 5.0-10.0 Polyphenylene聚丙烯 5/16-1/2 8.0-10.0 Impact acrylic耐冲击压克力 1/4-3/8 6.0-10.0 Polyphenylene oxide 3/16-3/8 5.0-10.0 Fluorocarbon聚氟碳树脂 3/16-3/8 5.0-10.0 Polyamide聚丙烯酸脂 3/16-3/8 5.0-10.0 Butyrate 1/16-3/8 2.0-10.0 Polyethylene聚乙烯 5/16-3/8 8.0-10.0 Acrylic 压克力 3/16-3/8 5.0-10.0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reinforced)补强热塑性聚脂树脂 3/16-7/19 5.0-110. Acetate 1/8-5/16 3.0-8.0 Thermoplastic polyester热塑性聚脂树脂 1/8-3/8 3.0-10.0 Acetal聚缩醛树脂 3/16-3/8 5.0-10.0 Polycarbonate聚碳酸脂(PC) 3/16-3/8 5.0-10.0 ABS, SAN inch mm inch mm 直径 材料 直径 材料 ? 成本较高,设计较复杂.? 应考虑不同的模具组件之间的热膨胀. 改善热分布情形温度控制较佳 外部加热式 ? 成本较高,设计较复杂 .? 应注意流动平衡和复杂的温度控制.? 应考虑模具的不同组件之间的热膨胀. 改善热分布情形 内部加热式 ? 会在浇口处产生不必要的凝固层........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