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笨蛋爱傻瓜悦 2018-10-10

五、个人生活史

(二)饮食起居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五、个人生活史

(三)精神情志

(四)婚育状况

第三节 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指对患者就诊时所感到的痛 苦和不适,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 况进行详细询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头身,五问饮食六问便,七问情绪八睡眠,九问妇女十问男,再添儿科皆占全.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恶寒――感到寒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 仍不能缓解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则缓,较恶寒 为轻 畏寒――感到寒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 能缓解 寒―怕冷 热―发热,指患者的体温升高或体温不高,但自 觉全身或局部发热者.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寒热的产生 感受外邪(外感病) 机体阴阳的盛衰(内伤病) 正气趋表抗邪;

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而发热 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而恶寒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常见的寒热症状类型:寒热并见(恶寒发热) 寒热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 寒热独见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病人在恶寒的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升高),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自汗、脉浮缓等 微汗出、面红、咽喉肿痛、脉浮数等 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 兼症 表虚证 发热轻而恶风 表热证 发热重恶寒轻 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 病机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二)但寒不热―患者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见于里寒证. 外感病初期寒邪直中脏腑 新病恶寒 阳气郁遏 机体失于温煦 久病畏寒 阳气虚衰 素体虚弱久病伤阳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三)但热不寒 ―病人只感发热,不觉怕冷,甚或反恶热者.多属阳盛或阴虚所致里热证. 壮热―身发高热,持续不退,甚至不 恶寒,反恶热者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 汐之有定时者微热―热势不高,或仅自觉发热,体 温不高 但热不寒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三)但热不寒―壮热 风寒表邪入里化热 风热内传,邪正相搏 伤寒病的阳明证 外感温热病的气分阶段 壮热 正盛邪实,邪正剧争,里热亢盛,蒸达于外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三)但热不寒―潮热 阳明潮热 湿温潮热 阴虚潮热 热势较高,常于日晡之时(即申时,为下午3~5时)明显 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不觉热,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尤甚 午后或入夜低热,自觉其热自骨内向外蒸发 阳明腑实证,因邪热入里,与胃肠糟粕互结 湿遏热伏,热在湿中,难以透达 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生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三)但热不寒―微热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化火 急躁易怒,胁肋胀痛,脉弦 情志不舒,时有微热 气郁发热 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生 ?盗汗,颧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 长期微热 阴虚发热 脾虚气陷,清阳不升,久郁而发热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脉虚 长期微热,烦劳则甚 气虚发热 病机 兼症 特点 ?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问寒热

(四)寒热往来―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 发无定时― 发有定时― 见于伤寒少阳病. 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交替而作,发无时间规律. 寒战和高热交替发作,发有规律,一日一作,或两、三日一作.伴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见于疟疾病.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