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7-02-28

十二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提出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十三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党的上述一系列决策反映了怎样的特点? 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 材料说明改革遇到什么阻力? 材料一: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材料二:1985年邓小平同志又鲜明地指出: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材料三: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判断实践的标准 综合国力 人民生活 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判断标准有否三个有利于?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持社会主义方向 想一想,邓小平南巡讲话在当时起怎样的作用? 2.标志(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 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邓小平南巡讲话 (2)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加快经济建设速度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投资创建的国有企业,政府经营管理国有资产,企业只是国家的生产车间.随着国有资产的增值和扩大,计划经济不再适应对庞大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计划经济必须让位于市场经济,让市场经济提高效率.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 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既是社会主义的,又是市场经济的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 1.十四届三中全会 2.中共十五大 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多样化 据你了解,目前主要有哪些公有制实现形式? 来自全国各地的1700多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或主要负责人报名参会,包括了中国民营企业100强、浙江民营企业100强半数以上的企业负责人. 第2届浙江・中国民营企业峰会召开(2004年11月) 归纳新中国建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