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5-09-24
对联的文化源远流长,大家知道对联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吗?它在不同时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红色字体要特别注意呀 对联的最早形式是春联.

对联还来源于集句.所谓集句,就是把出自不同文章的语句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意义集合在一起,形成对偶句,就可以是很好的对联.当然,后来也有从同一文章集句的,甚至出现了与原文一样的集句. 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典籍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含有对偶因素的句子,可以说是对联的雏形.《吴越春秋》中记载了原始社会时期的一首诗,叫做《弹歌》,其中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由此可见,追求句式的整齐和音韵的和谐,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的美学追求.这为对联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周时期的文献中,这类较为工整的对句就更多了.《易经》中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都完全是一副非常工整的对联.《老子》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屈原的《湘夫人》中的"捐余袂兮江中;

遗余兮醴浦",这些都是比较工整的对句. 秦汉时期,比较工整的对句也不少.《史记》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类的句子比较多.特别是汉赋中,作家更是有意识地大量地使用工整的对句,产生了"骈句". 魏晋南北朝时,辞赋中大量出现骈句,对偶工整,音调谐和,形成了俳赋,对偶句大规模地出现.就连散文中,也大量出现骈句.正如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中所说的那样,"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这类工整的对偶句大量地出现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对偶句的大量出现,为对联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对偶句,就不可能有对联的出现. 隋唐时期,出现了格律严明的格律诗,这为对联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特别地讲究对仗,声调的平仄,结构的相同,词性的相同.这些要求都有严格的规定.没有律诗中的那些严格要求,就产生不了对联.当然,隋唐时期的诗歌中,有不少对句就是美妙的对联了.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句诗是比较成熟的对联了. 南宋时候,灯门联和寿联也开始出现.据《隐居通议》中说,贾似道作了灯门联,有一人写了下一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这副对联是目前为止知道的最早的一副灯门联. 清代对联在艺术上、种类上、功能上,更日趋完善.镶嵌对、叠字对、析字对、合字对、偏旁对、藏词对、谜语对、同字异音对、谐音对、回文对、歇后对、绕口对、无情对等巧趣对联形式,在这个时候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应用范围十分扩大,长短不一,情趣各异,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独具一格的人文奇观. 到清朝时,对联不仅在国内繁荣,随着流寓海外的华侨的足迹,对联这种文字样式传播海外,对联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字艺术格式,受到国外汉学家的重视.只要有华人活动的地方,也有不少对联.可以说,对联随着华人,已经走遍了全世界.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只有汉字这种方块形的文字,才可能产生出对联这种文艺形式. 对联寄情言志,把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中的丰富内容,加以锤炼、浓缩、概括,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一千多年以来,对联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作为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文体,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为中国文艺增添了光彩,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中国人骄傲. 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浏览有关对联的网站,多了解一些对联的相关知识,还可以与同学之间进行对联的"你问我答",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第五小组制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