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9-08-10
6 收稿日期:

2010 -

12 -

08 作者简介: 檀传宝(

1962 - ) , 男, 安徽怀宁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全国教育 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要从事德育研究;

徐承(

1980 - ) , 男, 浙江长兴人, 杭 州师范大学 《美育学刊》 杂志社副研究员.

论 德―美育 的建构 ― ― ―檀传宝教授访谈录 檀传宝

1 , 徐承2(1.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2. 杭州师范大学《美育学刊》 杂志社, 浙江 杭州 310012) 编者按: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功能, 是促进其他教育实效的提高.在促进德育有效性的方面, 美育 的优势更为明显.然而困难在于, 如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处理好美育和德育的关系, 使二者既保持相对 的独立性, 同时又能互相激发、 互相推动, 从而实现 美善相谐 的教育理想.另外, 如何使美育和德育研究 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为教学实践提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也是学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方 面, 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檀教授在

1996 年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育美学 观》 , 随后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 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 美育与德育关系研究 ;

又在

2002 年承担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 十五 规划( 教育类) 重点项目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 , 作为结题成果, 主编 《欣赏型德育模 式建构研究》 系列丛书, 并执笔撰写了 《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 ― ―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 .应该 说, 檀教授从理论到实践, 比较全面地开创了 德―美育 研究的局面.他的实验研究已经深入到一线的中 小学教育, 并在实验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产生了实效.为推介此一前沿的 德―美育 研究成果, 引起更深入 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本刊编辑日前在檀教授的京师园寓所与他做了一次学术访谈, 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以飨 读者. 关键词: 欣赏型德育模式;

德育美学观;

德―美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2095 - 0012( 2011)

02 -

0006 -

12 徐承( 以下简称 徐 ) : 檀教授您好! 作为 我国教育学界的知名学者, 您在德育学研究领域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您提出的 德育美学 观 和 欣赏型德育模式 , 把德育和美育结合在 一起, 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 想对您作一访谈, 请您为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您 的 德―美育 思想. 据我所知, 檀教授跟美育结缘始于您的博士 论文 《德育美学观》 .在此我们想请问檀教授, 您当初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 怎么会想到从美 学、 美育的角度切入去研究德育, 从而展开了您 长远的学术生涯? 檀传宝( 以下简称 檀 ) : 关于我为什么从 美育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德育, 提出 德育美学 观 和 欣赏型德育模式 , 这个问题我过去也反 复想过, 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三点原因. 第一个就是我个人经历的原因.我做过很 长时间的文学青年, 从大学时期开始发表了很多 文学作品, 也做过地方作协的会员, 所以文学情 结很深.原来我没有想要做学者, 过去一直想当 作家, 所以阅读了很多文学作品, 还有文艺理论、 美学方面的著作.这样的阅读经历为我后来的 治学道路作了一些不自觉的积累.我在做中学 老师的时候, 是教政治课的, 但我的政治课有一

7 学校美育研究檀传宝斐新鄣隆烙慕ü埂创淌诜锰嘎几龊艽蟮奶厣, 跟一般老师的政治课不一样, 就 是我的政治课非常受学生欢迎.而学生喜欢我 的政治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我的课相对 来讲比较有文学青年的特性, 比如说激情、 感性,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有美感的.文学为我的 课, 也为学生的人格养成带来许多正面影响, 这 个应该讲是非常有益的一个经验.我所在的那 个学校, 学生成立文学社的时候, 请的顾问是我, 而不是他们的语文老师.这个荣誉不是官方授 予的, 而是我个人的民间威信的体现, 也说明我 的课本身有吸引力, 学生确实喜欢.除了受学生 欢迎的程度以外, 还有一个比较俗的检验标准, 那就是高考.我带的班没有哪一届在高考的政 治考试中失败过.我的课并不是用题海战术取 胜的, 之所以成功, 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喜欢我 的课.我在高中教政治是从

1983 年到

1991 年, 在那个年代, 很少有学生不排斥政治课.所以这 个经历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的.在我去读硕士 和博士之前, 我已经先有了这样不算很自觉的讲 求审美的中学教学经历.至于后来我所思考的, 比如说, 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具有某种可 欣赏性, 那是一种理论的反思的表达, 但它起因 于我最初的教学实践.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理论上的.理论上的原 因可以分为两点, 先讲第一点.我虽然从

1993 年开始读博, 但其实在

1991、

1992 年, 还在北师 大读硕士的时候, 就已经准备写类似( 德育美 学观 或 欣赏型德育模式 ) 的论文, 但是因为 提前攻博而暂时放下了.然后我到南京师大读 博, 鲁洁老师问我未来三年希望做什么样的研 究, 我毫不犹豫地说, 我要写一本 德育美学 . 当时做这个研究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我刚才讲 的, 在实践中我尝到过甜头, 因为这个东西搞一 搞以后, 德育有可能吸引人, 实效性会提高;

还有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与我当时对德育的批判有关 系.中国德育的最大毛病之一, 当时在我看来, 在于功利主义盛行.功利主义又分两种, 一种可 以说是国家和社会的功利主义, 就是国家和社会 在考虑德育的时候, 尤其在政治层面, 虽然没有 谁这么说, 但实际上基本不承认德育有其独立运 行的规律.每一次政治运动都要改变( 德育的) 教材, 那就意味着德育的标准是可以随便更改 的, 完全不同于数学, 数学是不可能被随便改的. 那也就是说, 德育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被当成一个 工具, 失去了自身运转的规律, 其存在仅仅是为 别的事情服务.这种国家和社会的功利主义, 是 长期以来中国德育实效不能提高的一个很重要 的原因.因为德育成为工具以后, 其规律性就得 不到尊重, 那么形式主义的、 强制灌输的东西都 来了.另外一种我把它称之为个人功利主义. 这主要是指,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以后, 很多人用功利的东西来说明道德.他们认 为之所以要遵守道德, 主要是因为对自己有好 处.实际上我们也承认, 从总体上讲, 遵守道德 的人获得幸福的概率会相对高.但是完全用功 利去解释道德, 这个道德就变成相对主义的, 与 偶然性联系在一起, 因为它有一个前提是, 如果 没有这个好处就可以不遵守.实际上, 用功利去 解释道德, 或者用功利的刺激去增进德育的时 候, 会越来越远离德育和道德人生的本质.因为 道德是有超越性的, 它要用超越利害的方式去解 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这跟用经济的手段去处理 利害关系是相反的.比如说, A、 B 两个经理在谈 判的时候, A 要从 B 那儿获得最好的条件, B 则 希望从 A 那儿获得更好的条件, 他们每个人都把 利益往自己这儿拽, 拽得越多说明这个经理越厉 害, 这是经济的法则.可是道德法则不同, 我举 过一个例子就是 父慈子孝 , 父子两人都口渴 的时候, 父亲和儿子互相推那个杯子, 都把水往 对方那儿推, 那才是道德.所以如果没有这种超 越性的解释的话, 道德就可能被庸俗化, 最终被 功利的逻辑消解掉了, 不再有真正的道德、 不再 有真正的道德生活.那样的道德教育注定是没 有效果的, 因为道德最后被还原成了赤裸裸的交 易.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 中国的德育搞不好,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利主义盛行.而要解决这 个问题, 我之前的经历告诉我, 一个非常重要的 方法就是用非功利的东西来治理它.非功利的 东西在我看来, 至少审美是很重要的一项.审美 活动本身具有非功利性, 它不是对物质的占有, 它欣赏的是事物的形式方面― ― ―这在我以前长 期性的阅读过程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我要 对付这个功利性的德育, 就要去找非功利的药 方, 要从美学那儿, 从审美活动那儿去寻找灵感.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是我后来想到的, 但事 实上也可以作为我之所以要做 德育美学观 和 欣赏型德育模式 的理由.从德育本身来讲, 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把它做一个分类的话, 它的

8 主要的问题是, 要不就是左的, 要不就是右的;

或 者说, 要不就过分强制, 要不就过分放任.要克 服这两个弊端,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做价值引导的 时候, 不仅不招致道德学习主体― ― ―学生的反 感, 而且能够受到他的欢迎.我把这个办法称为 中间的路 , 其要点是让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 式在经过审美化处理以后, 具有美感.因为当学 生在欣赏美好事物的时候, 那个美好事物对他的 影响是没有强制的.一个真正的审美活动发生 的时候, 它不仅不会强制, 而且会引起强烈的主 体性、 主动性、 积极性. 所以, 实际上我的考虑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 个方面或者三点内容.一是出于我过去的教育 实践经验的考虑, 我觉得用美育作为手段, 可以 增进德育的实效.二是我觉得功利主义的东西 要用非功利主义的方法去处理.三是德育自身 那两个弊端要扬弃的话, 就必须选择一条中间的 路.这条中间的路在我看来, 应该是通过德育活 动的审美化改造, 使德育活动具有美感, 或者具 有可欣赏性.一旦学生接受德育的过程变成一 个欣赏德育美的过程, 那么师生双方的紧张关系 就被消解了.现在想来, 刚才讲的那三点并不是 在一个时期内同步完成的, 那第三点是到我做 欣赏型德育模式 的时候才认识到的.早先就 认识到两点: 一个就是从感性上讲, 我觉得这个 东西是有用的;

另外一个就是, 从理性分析的角 度讲, 我当时认为要克服功利主义, 就要用非功 利的药方. 徐: 檀教授, 据我所知, 从20 世纪

90 年代以 来, 在美育学界有这样一股潮流, 部分学者致力 于分离美育和德育, 认为美育要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就应该与德育区分开来, 甚至提出, 美育的 主要任务是完成对个体的情感和感性能力的陶 养, 而不是德性的提升.请问檀教授是怎样看待 这一部分学者的观点的? 或者说您是怎样处理 有关美育独立性的问题的? 檀: 首先, 我十分尊重这种观点.因为, 不但 他们那些理由我能够理解, 而且在我从事德育与 美育的交叉研究、 倡导用美育来促进德育功能的 实现的过程中间, 我也注意到, 当我们给美育加 入过多的德育的企图以后, 实际上破坏了美育, 结果美育的育德功能也成为一种 皮之不存, 毛 将焉附 的东西, 美育活动没有了, 美育附带的所 有其他功能也就没有了.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 候, 我所谓的 德育美学观 主要是分三个部分, 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的, 一是 审美育德论 , 二是 立美德育论 , 三是 至境德育论 , 这三论是 我的德育美学观的核心.我的第一个 审美育德 论 的部分, 在完成审美活动为什么能够有助于 品德或者人格的发展之后, 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 的篇幅, 专门讲 审美育德活动的阈限 . 美育和德育这两个东西确实是有边界的, 德 育就是德育, 美育就是美育.事实上, 不仅有人 反对把美育变成德育, 也有另外一种极端的倾 向― ― ―我认为也是错的― ― ―很多搞美育的人讴 歌美育, 讴歌到什么程度呢? 似乎只要有了美 育, 根本就不用做德育.这也是不对的.一个事 物, 一方面有它的边界, 因为有边界, 所以能区别 于别的事物;

但只要它是一个事物, 只要它有边 界, 就意味着它跟别的事物有联系, 一个事物不 可能跟别的事物没有联系.浪漫地认为美育做 好了, 德育就不会有问题, 甚至觉得音乐学好了, 美术学好了, 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犯罪, 那是不对 的.很多艺术家, 非常好的艺术家, 道德上是不 怎么样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所以不能完全那么讲.但是美育是不是和德育 一点关系也没有呢? 也不能那么讲.为什么很 多艺术家在艺术上非常精湛, 但是道德人格却不 那么好?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很多人学 的只是技术, 审美的技术学得非常非常精粹, 但 是技术背后的审美精神却没有学到.比如说文 学, 中文系的很多人我是瞧不起的, 为什么呢? 因为我做文学青年时曾经非常疯狂, 从大学二年 级开始, 先看文学史, 后看文学作品, 把当时我能 看到的文学史上所有大家的作品, 先做一个目录 登记, 然后从 《奥德赛》 史诗开始, 一直到当时能 看到的川端康成和泰戈尔, 所有作品都看了, 不 管喜欢不喜欢.因为我当时志向很大, 要做最大 的文学家.我在中学工作的末期, 还自学过一个 大专起点的中文本科.我本来不需要, 因为我已 经是正经八百政教系本科毕业, 可是后来我创作 搞不下去的时候, 曾经为了维持自己的文学兴 趣, 自学了中文本科课程, 所以中文系的知识我 是理解的.但为什么我瞧不起某些中文系的人? 因为他们学的只是文学的皮相, 技术、 技巧, 他能 够把那个词素啊, 句子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