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07-17

从部分学习转向综合性学习,使学 习从知道到理解、到应用、到综 合,因而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 养的提升和发展.为此,苏州市教 科院在机构设置中专门成立了课程 研究中心,积极鼓励各学校和教师 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尝试学 科内、学段间、学科间的不同形式 的整合.例如,苏州工业园区星湾 学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依 托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 目 义务教育学校课程统整的实践 探索 这一项目, 对全校课程进行了 统整性设计, 同时在各学科开展了整 合性的教学改革实验.如初中数学 学科提出了 找好共同点进行学科间 整合, 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找好相 接点进行学段间整合, 构建数学纵向 脉络;

找好相连点进行学段内整合, 构建数学横向网络;

借用相异进行对 比巩固, 深化学习效果 的整合思 路.通过课内整合, 由 零散 转向 整体设计 、 从 一节课 转向 一类 课 、 从 点状 转向全面铺开. 绿色评价: 探索评价体系改革之路 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 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 节.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 改革,评价是关键.没有评价这根 指挥棒的引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 育教学改革就可能是一句空话.为 了进一步推进评价改革的研究,苏 州市教科院成立了评价中心,组织 相关教研员认真学习教育部 《关于 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的意见》 ,还到上海、成都等开展综 合评价改革比较成功的地区学习交 流,并结合苏州的实际情况,积极 探索构建具有苏州特色、体现核心 素养培养要求的绿色评价体系.力 争切实改变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 问题,诸如: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 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 展;

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 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

在评价结 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 改进等. (作者单位:苏州市教育科学研 究院) 四举措助核心素养 落地 朱开群 摒除三种倾向.目前, 我国各地学校 的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着三种不同倾向.第一, 视听倾向.很多的课, 教师只是让学生 去看视频, 听乐曲, 以为这就是最有效的 欣赏 .其中又有两种状况, 其一是 去教 材化 .由于学生不喜欢较为陈旧、 枯燥的 歌曲, 教师为迎合学生口味,就下载一些 孩子们喜欢的流行曲目,让学生来听来 唱.其二是 去知识化 .当今音乐视频 很多,一些教师图省事,任意选用,音乐 知识方面讲授内容大大减少.第二,教唱 比例过大.老师教,学生唱,到文艺汇演 时,能唱能演就皆大欢喜了.以为这样既 实用,又有效应,很多老师都满足于这种 状态.第三, 专业化 倾向在部分学校 时有所见.某些课仿佛成了音乐专业考生 辅导班,完全按乐理、视唱、练耳等高考 内容安排教学.这或许能让个别音乐特长 生受益,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却 离谱 了. 将高中音乐教学提升到发展学生的核 心素养的层面上, 是音乐教育改革必须挑 起的一副重担.要想挑好这副担子, 首当 其冲的就是要摒除上述三种倾向, 回归音 乐教学的本真.那么, 什么是高中音乐教 学的 本真 呢?在我看来, 就是 鉴赏 . 而 鉴赏 就意味着不是简单的视听或者一 般的教唱, 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讲解, 而 是要有所 超越 , 有所 综合 , 即落实到 核心素养 上. 将 重心 真正落到审美素养上.人们 谈到音乐教育时, 总爱说 审美能力 , 其实 这远远不够, 还应当包括诸如 审美品格 审美体验 等等.审美素养应同时包含音 乐素养与文化素养, 这就将音乐学科的核 心素养纳入到文化素养的范畴, 既能够体 现各门学科核心素养的相通,又能够体现 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衔接 与融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鉴 赏、演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音 乐与戏剧表演等各个课程板块中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加强体验式教学方式. 审美体验价 值 是音乐课程四个方面的价值之首, 体验 也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法 要素.在我看来,核心素养提出之后,应 加重 体验教学 的杠杆作用.可以说, 没有体验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会 是纸上谈兵. 音乐教学方式要向 体验式教学 转型, 可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 把简单的视听教学转变为 具身沉浸式视 听 的状态;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