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9-07-16
北京社保5B责编/ 黄伟 编辑/ 蒋慧晨 美编/ 李妍妍 E-mail: jianghuichen1113@163.

com

2015 年9月18 日专版④她毕业于名校, 学的是新闻传 播学;

她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去新闻 媒体从业, 却鬼使神差的进入了社 保人的队伍;

她在短时间内从零基 础的 门外汉 , 一下成为社保战线 宣传培训科的骨干…… 她把新闻专业知识和社保工 作相结合;

她曾为了一篇稿子请教 业务科室几十次;

她一度在深夜躺 下入睡后, 连梦里全都是稿子. 她争取内部业务科室和外部 相关部门两方面的支持、 配合;

她 注重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同事的沟 通、 交流;

她用真心换真心, 始终 坚信把工作做到最好就是对自身 价值的最大肯定. 入职七年, 她用勤劳、 智慧, 虚心、 敬业诠释了一个社保人的 道德修养.这次能够入选全市 最美社保人 , 更是对她――刘 鑫最好的肯定. 点评人 杨全胜292 北京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宣传培训科刘鑫―― 睡觉时她都在琢磨稿子

本报记者 蒋慧晨文/摄 一个理性、 优雅、 聪明的美丽女人, 从顶尖学府毕业, 放弃了在镜头前做一名光鲜亮丽的新闻记者, 而是走进了人 力社保系统, 从此以后, 她用执着与坚守在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宣传培训岗位上做起了默默付出的幕后者, 用扎实的 专业基础和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将一项项政策化成有温度、 有感情的稿件.在生活中, 她用才学、 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女 儿以成长的力量, 用自己的经历为女儿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她就是北京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宣传培训部刘鑫. 从 零 起步 勤学多问善思考

2008 年夏天, 刘鑫从中 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专 业毕业后, 就来到了市社保 中心.对于从新闻学专业 毕业的刘鑫来说, 社会保险 经办工作是一个完全陌生 的领域, 她要迈过的第一道 门槛儿 就是尽快地熟悉 工作流程与政策, 以便更好 地利用所学专业, 做好社保 经办的宣传与培训. 因为我之前从没接触过 社保的相关内容, 在我刚入职 的时候, 我连最简单的专业名 词都搞不明白. 刘鑫说. 可是想要吃透政策又 谈何容易.据了解, 本市社 保经办工作参保人群覆盖 范围广、 新政策颁布频繁, 同时又具有诸多历史遗留 问题, 是一项既关乎群众切 身利益又关乎首都社会稳 定的复杂系统工程, 要了解 这些散落在各种历史背景 下、 针对不同社会人权的琐 碎政策和流程, 不仅需要有 求知的热情, 更要有坚定的 信心和耐心. 没有 入职培训、没有专人指导, 面对重重困难, 刘鑫丝毫没有退缩: 干一 行就要爱一行, 干一行就 要做好这一行. 虽然刘鑫 所在的宣传培训岗并不是 社保经办的一线, 但刘鑫 以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从入职的第一天起, 就用 一线社保人的高标准严格 要求自己. 在工作中, 刘鑫利用 各种机会学习政策、 文件, 午休时在学习, 上下 班的路上在学习, 下 班回家也在学习, 尤 其是遇到新出台的政 策、 措施和不懂的专 业名词、 工作流程时, 刘 鑫就主动向身边有经验 的同事请教.不仅如此, 在生活中, 刘鑫除了 关心本市的社保政策和 新闻外, 还关注其他省市 以及国外的社保新闻报 道, 拓展所知所学的深度和 广度, 提高对社保政策的敏 感性.功夫不负有心人, 通过勤学、 多问、 善思考, 的方法, 刘鑫从一个零基 础的 门外汉 成为宣传培 训科的中流砥柱. 在实践中进步 为一篇稿件请教业务科室几十次 刘鑫在宣传培训科主要 负责各类宣传和文字类工 作.在市社保中心, 这类部 门因不直接接触经办业务, 往往被称为二线部门, 不容 易引起重视也不容易出成 绩.可刘鑫并不觉得失落, 踏实立足于本职工作, 将自 己文字基础好的特点应用在 各类综合文稿的写作中, 将 新闻专业知识与社保工作相 结合.刘鑫坚信: 将本职工 作做到最好, 就是对自身价 值的最大肯定. 一次稿件任务让刘鑫的 记忆尤其深刻. 当时是要写 一篇关于基金安全的稿件, 我刚来社保中心没多久, 对 基金安全工作了解较少, 把 握这类宏观稿件十分困难. 但是这篇稿件要的又十分 急, 从接到任务到交稿只有 两周的时间. 刘鑫说, 这是 她来到社保中心接到的第一 个重点工作的稿件任务.回 想起当时的心情, 刘鑫坦言: 特别紧张、 精神压力大, 就 是那时的状态. 写过稿子的人都知道, 文字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费 心费力. 接到了任务就要 把它做好, 我当时迅速调整 了自己的状态, 开始搜集材 料, 做前期准备工作. 刘鑫 说, 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 务, 她在单位里加班加点, 回家后还要继续加班;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